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林子健事件凸顯劣質政治歪風必須遏止

2017-08-17

王國強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榮譽主席兼首席會長

民主黨成員林子健聲稱在旺角街頭被擄事件有戲劇性發展,林子健日前被警方以涉嫌誤導警務人員罪名拘捕。警方消息稱找到閉路電視片段,清楚顯示林子健安全上車離開旺角。愈來愈多證據顯示,所謂街頭被擄事件實屬子虛烏有。當然,事件真相如何、當中有何動機,還需要警方進一步調查。但這次事件已進一步折射出香港劣質政治的歪風,一些政黨政客對於有關內地的事宜早有既定立場、戴上有色眼鏡,任何事都上綱上線至所謂兩地矛盾,企圖挑動爭議、煽動對立。在這種劣質政治歪風之下,令一些政客失去了基本的判斷能力,甚至失去了從政者的良知和操守,最終出現了這次鬧劇。反對派應該知道「盲反」路線只會將自己引入絕路,走向民意對立面,要改弦易轍,第一步就是實事求是地討論「一地兩檢」,不要再政治化上腦。

其實,由林子健召開記者會指稱自己被擄、遭到虐打的第一天起,不同的傳媒及網上聲音都已經指出事件有大量不合理、可疑之處,反映事件可能另有內情。然而,對於這些明顯的疑點,反對派依然為其背書召開記者會,並且在沒有任何證據之前,就將矛頭指向內地,將事件聯繫上「一地兩檢」,藉此散播恐懼攻擊「一地兩檢」。由此可見,反對派炒熱事件,目的就是要借題發揮妖魔化「一地兩檢」,帶有明顯的政治目的。

民主黨政治蒙蔽理智失判斷力

然而,事件很快就出現180度逆轉,有傳媒在查閱事發的閉路電視片段時,發現疑似林子健的男子,在林聲稱被擄期間,獨自在街上徘徊。警方的調查亦顯示林子健並沒有被強行擄走,並自行登上往西貢的小巴,說明這件所謂強擄事件根本不存在,而林子健也因涉嫌誤導警方「報假案」被拘捕。在事件中大力為其背書的民主黨及其他反對派政黨,也受到社會輿論的猛烈炮轟,指責他們配合林子健造假,有意見更指反對派有份參與其「自編自導自演」的鬧劇云云。

但坦率而言,並沒有證據顯示民主黨等有份參與策劃這次事件。不過,民主黨同樣要為事件負上責任。既然連一般市民都看出事件存在的諸多疑點,為什麼民主黨一眾律師卻看不到?顯然,民主黨中人並非看不到,而是因為政治蒙蔽理智,認為事件可以加深市民對內地的恐懼,藉此令市民對「一地兩檢」存疑,以配合反對派的反「一地兩檢」圖謀。於是,民主黨沒有對此作出深究,對於當中的不合理之處更是「隻眼開隻眼閉」,急急舉行記者會對內地作出嚴重指控,最終卻是頭撞南牆,被撞得頭破血流。

劣質政治煽動內耗全港皆輸

民主黨及反對派在事件中缺乏基本的判斷力和智力,一味政治掛帥,正反映目前香港社會的劣質政治。在劣質政治之下,政客往往立場行先,不問邏輯,不講事實,對於政府政策「為反而反」,對於有關兩地事項一律抹黑,不擇手段製造矛盾,導致內耗不斷,人心不穩。正由於這種劣質政治,令一些反對派政客陷於「失智」境地。例如在記者會上,「支聯會」主席何俊仁都說,林子健所謂把球衣送給劉霞的舉動「對中國政府(構成)的壓力不是太大」,認為為了劉霞的事而要擄走民主黨成員,「顯然和對中國政府的壓力不成比例」,說「我是摸不着頭腦究竟搞緊什麼」。民主黨元老李柱銘也說事件莫名其妙。

實事求是討論「一地兩檢」

原來,兩人雖然都對事件存有質疑,但卻依然要推林子健出來炒作事件。據林子健表示,他原來並不想報警,但在李柱銘和何俊仁等民主黨「大佬」的「勸說」下,最終同意召開記者會和報警。也就是說,這次引發全城關注,令林子健隨時要遭受牢獄之禍,令民主黨一鋪清袋的事件,正是一班反對派政客因為政治熱毒上腦而作出的錯誤決定,意圖把事件搞大升級,最終東窗事發,害人害己,完全是他們自作自受。

事實上,反對派對於「一地兩檢」有不同意見不足為奇,大可以理性討論,提出意見。但反對派從一開始就以政治化的角度看待「一地兩檢」,妖魔化為什麼「割地」、「抓人」,完全不是理性地討論事件。在主流民意一面倒支持「一地兩檢」之下,反對派仍然罔顧民意,甚至發生這次林子健的鬧劇,這些都是劣質政治的反映。

劣質政治,非黑即白,煽動內耗,全港皆輸。香港需要理性地討論公共政策,而不是肆意的上綱上線,抹紅抹黑,更甚者如「自編自導自演」鬧劇,都是政治的劣質表現,這對於香港社會並無好處,對於反對派更沒有好處。全港社會都應汲取事件的教訓,遏止政治歪風。反對派也應改弦易轍,實事求是地討論「一地兩檢」,不要再政治化上腦,否則只會走向民意的反面,永遠不能翻身。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