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碩鳴
台灣自民進黨執政,蔡英文沒有繼續馬英九承認「九二共識」的原則,致兩岸關係走入僵局。儘管蔡英文一再表示要維持現狀,以維護兩岸早前創建的和平環境。但她在「九二共識」前止步,讓北京看透她所代表的執政團隊分裂的本質。不認「九二共識」,不管蔡英文怎麼表達「善意」,北京早已有一套應對措施,不抱希望,不再給空間,以創造解決台灣問題的條件。正如我在《習近平任內要解決台灣問題》一文所講的,「北京會步步緊逼,不會手軟,更不會以台灣的意志行事。」
最近,蔡英文在出席遠景基金會的「亞太安全對話」論壇發表開幕致詞,指「希望雙方一起找出兩岸互動的新模式,來幫助兩岸的穩定及繁榮。」她說,「我的行政團隊會致力於維持現狀,但是這樣的信念不能單靠一方來達成,而是需要來自雙方的善意及合作,同時確保我們在經貿以及區域發展上的共同利益」。在不認兩岸同屬「一中」前提下,台灣寄希望大陸還能往來,繼續在經濟、國際空間給利益,可以說,這只是一種自戀和幻想。
既然台灣執政者不願承認「九二共識」,並在「台獨」路上越走越遠,北京無所顧忌,且也有能力,到了這個時間點來解決久拖不解的兩岸問題。對於北京要解決台灣問題的決心,有人還將信將疑,這是另一種幻想。兩岸無論是經濟、軍事、國際話語權懸殊的力量對比,以及台灣新執政者上台放棄承認「九二共識」的態度,都令北京失望。北京在中國內部解決台灣問題的決心、方法是肯定的。不管台灣如何「期待」改善,北京只按自己的既定方針行事。
解決台灣問題不需一槍一彈
取消兩岸的官方往來,減少大陸遊客赴台,北京的態度明確,不再讓台灣搭大陸經濟發展的快車;壓縮台灣的國際空間,阻止台灣以任何形式參加國際活動,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航空會議等,還一個一個拔掉台灣的「邦交國」,要廢了台灣的「外交」武功;解放軍的戰機、戰艦不斷出現在台灣島附近,巡航的次數越來越頻密,以至常態化。種種措施不僅僅是心理攻勢,更形成強大的事實趨勢。
這個趨勢就是,北京在兩岸關係上的守勢轉為攻勢,正頻頻出招,不給台灣「外交」空間,不再讓台灣分享經濟的紅利,「一帶一路」蓄勢待發,台灣的「新南向政策」難以施展。後面還會持續出招,經濟的、文化的,甚至軍事的。這不是釋放信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
一切跡象都表明,北京走出對台「聽其言、觀其行」的老套路,而是按自己手上所擁有的牌勢出牌,按自己處置兩岸關係的意志行事。即使和北京表示友好,承認「九二共識」的吳敦義執掌國民黨,但沒有前瞻,仍懷抱馬英九時代的兩岸政策,不肯再往前推行,北京也絕不禮讓。吳敦義想去北京,對岸至今都沒有任何表示。事實上,台灣無論是經濟、社會、「外交」,以及本島政治的發展等所有方面都離不開兩岸關係,兩岸關係才是台灣的重中之重,離開了「九二共識」,離開了兩岸關係,台灣做什麼都難。
美國華裔學者、丹佛大學教授趙穗生最近出席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舉行的兩岸關係研討會指出,蔡英文執政以來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和冷戰。這種僵局是脆弱的,因為隨着力量平衡向大陸傾斜,北京將更樂於用強硬手段來追求統一的目標,兩岸關係存在着從「僵局和冷戰」邁向「對抗和熱戰」的危險。其實,北京出招下,台灣執政困局越益顯露,在內困外患的形勢下,解決台灣問題,根本不需要一槍一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