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毅 太平紳士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理事長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近日公佈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勾畫出香港未來五年發展藍圖。報告在管治、經濟發展、民生、科創等領域提出了多項政策。報告圍繞土地、房屋及創新科技三大主題,推出多項新猷,重點措施包括推出「港人首置上車盤」在內的多項措施助市民安居。報告既有長期的願景,更有短期的實惠,特別是在「重中之重」的滿足市民住房需求方面,邁出了切實可行、長短相融的堅實一步。報告是一份積極有為、務實進取、勇於開創新局面的施政綱領,也是林鄭帶領新一屆特區政府官員「與民共議」的成果,體現了林鄭的施政新風和擔當。是一份「有決心、敢創新,並努力做到無微不至」的施政綱領,當然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評。
林鄭月娥說,房屋並不是簡單的商品,而適切的居所是市民對政府應有的期望,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因此在尊重自由市場經濟的同時,政府有其不可或缺的角色。報告在解決市民安居難題方面的舉措,特別值得一談。面對社會關注「重中之重」的住屋需求,儘管林鄭坦言政府沒有可點石成金的魔術棒,但推出「港人首置上車盤」、增加「綠置居」、恒常化「白居二」,要讓不同收入的香港市民亦可重燃起置業希望,解決改善居住的燃眉之急。
全面回應經濟民生問題
報告以置業為主導,讓市民安居,樂以香港為家,政府會致力建立「置業階梯」,為不同收入的家庭重燃置業希望。「置業階梯」的第一層是公屋,這是為基層及低收入家庭確立已久的安全網。她承諾,政府會致力縮短公屋輪候時間,同時幫較有能力的公屋住戶沿「置業階梯」上移,騰出單位給有需要的市民。其中一個方法是「綠表置居計劃」,即提供一定房屋,讓公屋住戶低價購買,由租客變為業主。報告推出的「港人首置上車盤」助市民買首套房頗有特色。林鄭透露,將要求開發商除興建私人房屋單位外,須設計、興建及出售指定數目的「首置」單位。
林鄭又在施政報告中承諾,本屆政府會以破格思維,協助和促成各項由民間主導和推行的短期措施,增加過渡性住屋供應。這些民間主導和推行的短期措施包括:善用政府閒置建築物、支持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試行的「社會房屋共用計劃」、協助非牟利機構在閒置土地興建預製組合屋等。同時,特區政府正研究將工廈免補地價改裝為過渡性房屋。報告在土地不足、供應未到位前,想方設法善用現有房屋,滿足長時間輪候公屋的家庭需要和協助居住環境惡劣的居民。
報告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聚焦經濟民生,全面回應了市民最關注的經濟民生問題。報告將滿足市民對住屋的需求作為施政的重中之重,將發展創新及科技和創意產業,使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作為拓展產業、帶動經濟增長的重點政策,可以說對症下藥,抓住了關鍵,開出了良方。報告的特點是以「好打得」的風格將政策一一落實,讓香港市民在政府施政中,擁抱希望,分享快樂。務實解決民生問題,讓更多市民受惠;在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下,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讓管治更順暢,動力更強勁,成為林鄭施政報告「首秀」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