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輻射半徑甚至可達東南亞國家,並可拓展「一帶一路」,這給珠三角從事物流業務的港商帶來巨大機遇,既可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又可借此進行業務升級,拓展與電商有關的物流業務。
深圳港商、東捷運通企業集團董事長黃鵬表示,公司從事航空貨運,尤其是利用香港機場為珠三角電子、手機和高檔服裝企業提供服務。
他強調,隨着港珠澳大橋的建成、深中通道的加快建設,以及香港、深圳分別建機場第三跑道,加上深圳和香港兩地國際機場和港口的優勢,令香港物流業效率大幅提升。
他指,香港倉庫用地非常有限,並且十分昂貴,近年來深圳的倉儲成本也不便宜。港珠澳大橋建成後,公司可租用珠海、中山和陽江等地價格相對較為低廉的倉庫用地,從而大大減輕倉庫成本壓力。
目前,公司營運總部、IT及後勤支援均在深圳,公司財務及國際總部放在香港,這樣公司可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營運效率。
善用人工智能促產力
談到物流業務升級時,黃鵬表示,現時公司與整個香港物流業界對信息化的需求非常大,現時深圳的互聯網、人工智能企業紛紛冒起,通過「互聯網+人工智能+物流」模式,既令企業降低成本,也加快了物流企業的升級改造,大大提高物流企業的生產力,因而可以較好地提高利潤。
從事倉儲物流平台業務的港商奧瑪倉儲聯盟創辦人馮祖期表示,由於內地電商、跨境進出口電商日益發達,他們在國內外需要大量的倉儲、物流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令其公司機遇廣闊。
他表示,隨着港珠澳大橋的建成,將大力拓展珠三角西岸的電商倉儲業務。■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