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坤耀:學生辱師不鮮見 馬時亨:對老師抱「消費者心態」欠尊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柴婧)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SPACE)董事局主席、前嶺南大學校長陳坤耀,與港鐵主席及教育大學校董會主席馬時亨均是社會名人,各自在事業上均獨當一面,但原來兩人早在47年前已有淵源。當時是港大助理講師的陳坤耀曾教導馬時亨,一班舊生10年前趁陳坤耀退休,為他籌辦「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以謝師恩,如今活動迎來10周年。
「那時老師、學生打成一片,一起吃飯、飲酒,現在這種情況很難出現。」陳坤耀特別懷念那時親厚的師生關係。
「靜坐抗議前跟老師打招呼」
「尊師重道」在現今社會漸見褪色,有時老師甚至遭受學生辱罵都不鮮見,陳坤耀認為老師和同學有不同的意見不重要,但對老師有尊重的精神很重要。
他回憶指剛剛教書的時候,有一次學生們因為參加保衛釣魚台的活動要去荷花池示威,「他們特意派代表和我商議:『老師,今日我們要去靜坐抗議,可否放我們一堂?』現在學生不上堂應該就不會跟老師打招呼了。」
十幾年前,陳坤耀尚在嶺南大學任職,某日有學生戴着太陽眼鏡上堂,下課的時候,他特意走到陳坤耀跟前說:「陳校長,對唔住,我的眼睛有點問題,所以要戴太陽眼鏡,您不要介意呀。」這件小事情,讓陳坤耀很安慰,因為這體現出嶺大學生懂得何謂尊重和禮貌。
不過他認為,現在院校實行大班教學、師生互動減少,大學老師更注重研究工作,可能會影響師生關係的建立。
馬時亨亦感嘆指,現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可以是友善的,但這當中的「尊重」不足,很多時現今的家長及學生面對老師時,都存在「消費者心態」。
作為教大的校董會主席,他認為「老師教學最重要的回報不在金錢上,而在培養學生的滿足感很大。」他又笑着補充道:「不是因為我做教育界才這樣講。」在馬時亨小時候,母親已教導兒子「老師很重要的,你要尊重老師」。母親的教誨,他銘記於心。
教育熱誠可影響學生一生
中學時代的馬時亨,讀書成績一塌糊塗,「我考試有很多科『擔梯』(H級),老師就在家裡為自己的孩子和我一起補習,現在老師的兒子亦已是教授,這位老師對我的影響真的很大。」馬時亨說得十分坦白:「生命中影響我的老師很多,但如果不是因為這一位中學老師,所有教我的老師,我根本不會理睬。」他和陳坤耀皆認為,老師這種對教育的熱情,是對學生的回報,這種態度亦會影響學生一生,為學生建立好榜樣。
為了向老師致敬,陳坤耀6位上世紀70年代結緣的學生,包括李國正、張永森、關品方、鄺德富、馬時亨和游德強成立基金,於2007年起每年定期在港大舉行「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以表揚其學術成就。
今年活動迎來10周年,並將於12月1日邀請到前匯豐銀行集團主席葛霖擔任主講嘉賓,分享其對金融危機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