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裘槎科研獎】科大研基因 揭精神病成因

2017-12-13
■張明傑往核磁共振內加入蛋白。 香港文匯報記者柴婧  攝■張明傑往核磁共振內加入蛋白。 香港文匯報記者柴婧 攝

攻克困擾科學界廿載難題 可助開發新藥及療法

精神病患對人類及社會帶來困擾,以精神分裂症為例,香港約4萬人受影響,但因發病原因複雜多樣、藥物研發成本高而商業價值不足,令有效的精神病藥物嚴重匱乏。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嘉里理學教授張明傑從基礎研究入手,耗費8年揭示出導致精神分裂、自閉症、抑鬱症的機理,他與團隊發現與精神病成因密切相關的人類蛋白DISC1與蛋白Ndel1互動的機制,攻克了這個困擾科學界近20年的難題,為開發治療精神病的新藥物及療法提供有力依據。 ■香港文匯報記者 柴婧

科學界早在2001年已發現DISC1基因突變與精神病成因有關,該蛋白控制包括腦部神經元生長等細胞活動,但基因突變如何引致精神疾病的病理仍然不為人知。

張明傑指,DISC1基因突變所產生的疾病與腦細胞的分化有關,而蛋白Ndel1的突變引起的小腦症,則是在發育過程中腦細胞變少,從遺傳學看,這兩個蛋白在相關功能上有重疊,從而啟發團隊聚焦Ndel1展開探索。

團隊發現,DISC1與Ndel1的分子結構相互作用,「這是個很有力的發現,因為通過分子結合的細節,可解答為什麼突變產生後這兩個蛋白相互作用會發生變化。」而進一步研究更顯示,當DISC1編碼基因出現變異,就會打斷DISC1/Ndel1蛋白複合物的形成,從而使腦部神經元生長變慢,最終導致精神病。

是次研究的其中一大突破,是透過基因工程技術,分別成功模擬健康人體和具有DISC1突變病人的前腦器官,再進行試驗證明蛋白變化與神經細胞的再生情況。

張明傑說,當中涉及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頂尖幹細胞專家夥伴,先以健康及DISC1突變者的皮膚細胞轉化成誘導幹細胞,再透過3D細胞培養模型基礎,分別定向製造出兩者的擬前腦器官,「當中DISC1突變的擬前腦,具有明顯的神經再生缺陷,亦證明我們發現了DISC1相關的精神病發病新機制。」

研究有助研發新藥

張明傑指,研究可增強了解DISC1蛋白在大腦中的作用,以及突變後影響大腦發育、導致精神疾病的機制,幫助研發新藥,並提出修復缺陷的建議,更為研究人員研究類似基因突變影響大腦發育的問題提供嶄新方法。而相關成果近日亦於權威神經科學期刊《神經元》發表。

張明傑憶述,是項研究剛開始的兩三年,團隊嘗試使用傳統科學方法開展,卻以失敗告終,後來終於結合幹細胞3D培養技術作出突破。

他笑言:「做基礎研究,失敗是常有的事,但覺得最黑暗的時候,往往會變亮。」

冀增設備吸科研人才

他又直言,基礎研究的發現可能與臨床應用相距甚遠,但有關成果卻對相關領域發展至關重要,認為現時香港社會對基礎研究仍欠重視,希望應增強有關人才培養和設備投入,繼續吸引頂尖科研人員,令香港未來更具競爭力。

張明傑團隊在大腦發育相關領域研究二十多年,涉及有關不同蛋白及基因的基礎項目,成果顯著。

他亦於上星期獲頒今屆「裘槎優秀研究者獎」,將利用有關獎金研究腦神經元網絡中的基本單位-神經突觸的形成機制,或為精神障礙藥物研發鋪路。

此外,西蒙斯基金會駐紐約基金會近日也向其提供超過560萬港元經費,探討與自閉症關係密切的基因與蛋白質之間的互動作用。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