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前接受央視專訪 強調引進「薩德」純為防禦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葛沖 北京報道)因「薩德」問題飽受衝擊的中韓關係迎來破冰時刻。韓國總統文在寅今日抵達北京,展開為期三天的首次中國之行。訪華前夕,文在寅接受央視專訪時表示,此行最大的目的和重點將放在恢復韓中兩國的互信。他提到,今後韓國將格外注意不把「薩德」使用在防禦朝鮮核武和導彈以外的地方,不會損害中國的安全利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昨日就上述專訪內容回應媒體提問時表示,中方希望「薩德」問題繼續得到妥善處理,中韓雙方能在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基礎上,推動中韓關係完全重回健康平穩發展的軌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明日於北京舉行儀式,歡迎文在寅到訪。隨後,兩國元首將舉行會談,並共同見證系列合作文件的簽字儀式。文在寅在接受央視專訪時稱,這次將是第三次見習近平主席。他認為,習近平主席言行之間透着真誠,是可信賴的領導人。他說,此訪最大的目的和重點放在恢復韓中兩國的互信。互信對兩國關係的發展至關重要,如果通過此訪韓中兩國能恢復互信,加深兩國民眾的友好感情,這將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自2016年7月朴槿惠政府突然決定部署「薩德」系統之後,原本處在「蜜月期」的中韓關係遭遇「急轉彎」。文在寅在專訪中強調,韓國引進「薩德」純粹出於防禦目的,沒有損害中國安全利益的意圖。中國因「薩德」雷達的性能,擔憂該系統會有損中國的安全利益,對此韓方也有必要換位思考。今後韓國將格外注意不把「薩德」使用在防禦朝鮮核武和導彈以外的地方,不會損害中國的安全利益,美國曾多次答應遵守在此問題上的承諾。
「薩德」不該阻礙中韓關係
從去年開始,中韓關係受到了「薩德」問題的影響跌入低谷。直到今年10月31日,中韓外交部門共同發表了「溝通結果」。中方重申了對「薩德」問題的立場,同時注意到韓方表明的立場,即不針對第三國,也就是不損害中方的戰略安全利益。韓方表明了不參加美國構建的反導系統、不追加部署「薩德」、韓美日安全合作不會發展為軍事同盟的「三不」立場。雙方同意推動各個領域交流合作早日回到正常發展軌道。這個「溝通結果」開啟了中韓關係改善的序幕。
文在寅在專訪中重申,在「薩德」問題上,韓方的立場是一貫的,這是韓國一直闡述的立場。這位總統認為,通過10月31日發佈的兩國共識,兩國互相對對方的立場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認為『薩德』問題需要我們解決,同時這個問題不該阻礙兩國各領域的關係,我們要在經濟、文化、政治、安全、人員交流,旅遊等領域再次開啟新的25年。」
中韓堅持和平解決朝核
對於半島局勢,文在寅表示,首先需要朝鮮停止誤判,轉變認識。他認為,朝鮮想靠核武保衛國家安全是不現實的,而發展韓朝之間的和平和合作才真正有利於朝鮮的安全、發展和繁榮。中韓兩國在堅持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朝核問題等方面立場是相同的。如果韓中兩國進一步密切合作,應該能取得可喜的成果。
陸慷表示,文在寅總統就任後,重視對華關係,韓國政府在「薩德」問題上作出鄭重表態,中韓雙方就階段性處理這一問題達成一些共識。我們希望這一問題繼續得到妥善處理,雙方能在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基礎上,推動中韓關係完全重回健康平穩發展的軌道,更好地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促進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