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對教育局近日諮詢中史科課程的回應

2017-12-15

政府教育人員職工會

教育局於2017年10月30日發出教育局通函第179/2017號,進行中國歷史科課程﹝中一至中三﹞第二階段諮詢。就此,我們一再申明立場,贊成教育局把中國歷史科獨立成科。任何國家的國民,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是理所當然。作為教育當局,推動該科的發展,既是義務,也是責任。

據我們所知,不少學校一直都把中史科納入在初中的修讀科目,足見教育界一直認同中史科的重要性,只是教育局一直沒有公佈其真實數據,免局方自身陷入尷尬情境。現在教育局正式把中史科在初中列為指定科目,好處是能夠把中史科正名,讓中史科的教與學得以名正言順。但這樣做是遠不足夠的,為什麼?

搞課程的人都知道,在學校課程內,有分核心和非核心的科目,中史科在很多學校的課程內都是屬於後者,即非核心科目。再說明白些,中史科就是閒科,是可有可無的科目。這是一個屬性的問題,屬性影響很多實際操作,如教學資源分配,課堂分配,教師的調配等等,也反映在位者的心思和取態。任何科目的議題,必須先看教育局給它的屬性。

現在教育局只是讓中史科有一個名義上的名分而已,並不是讓它成為一個重要的、核心的科目。必須清楚指出,局方沒有藉此機會為中史科做一次徹底的重新定位,看清楚就知道當局現在提出的建議如果不是別具用心,就是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沒有為糾正殖民統治在教育領域所遺留下來的問題而作出的敷衍塞責建議。

不完善中史科愧對國家民族

要將一個在殖民統治時代一直都被港英當局刻意忽略,甚至回歸以來都不受特區政府重視的閒科,一下子變成一個要受眾人重視的科目,談何容易!中史科經歷過百年的荒廢,回歸後亦無撥亂反正,一些客觀的要素,包括課程,教材及教師等,都付之闕如。課程和教材只要有心,還可處理,但要讓教育界有足夠有經驗、有分析力、有視野、客觀持平的教師,困難重重!可悲的事實是,現在不少初中學科的中史教師都是由其他非中史本科的老師兼任,情況並不樂觀。

教育局的主事官員都清楚不過這是不容易處理的問題。他們如果不是沒有足夠的魄力、能力和勇氣去全面處理問題,就是沒有以一個國民的身份和迎難而上的專業精神和責任感,來對症下藥地處理問題,令人遺憾。按現在的諮詢方向,他們不但逃避了談教師培訓的問題,連剪裁課程的責任,大部分都交給了學校和教師,即校本處理!這不僅是教學專業的問題,這更是關乎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如果課程又是由校本自決的話,最後會得到什麼非驢非馬、不倫不類的結果呢?

過去港英政府不讓香港辦好中史科教育,更不想讓市民正面及正確地認識中國。但令人心痛的是:回歸20年裡,特區政府少數官員行事欠謀略,辦事欠能力,盡把好事變壞事。縱然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訓,包括23條立法,國民教育風波等,港英政府留下來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清除!現時,縱然在各方關注下,教育局仍只交出一個不整全的和沒前瞻性的方案,不只是講不過去,更是愧對國家民族的!

總括而言,為了較符合香港現在的情況,我們建議以5個層面處理問題:(1)當局主要官員要重新定位,以負責的態度和專業的精神對教育政策重新檢視,改正殖民統治時代的錯失和清除港英政府為回歸後的政府及社會在教育界所佈下的陷阱;(2)教師層面-「全面與多角度」地引導所有教師負責任和以專業的精神帶領學生正確地認識歷史;(3)政策層面-把歷史科,包括中外各國各地的歷史,定為必修科以代替和吸納通識科,在世界歷史發展的背景下重新認識中國的發展,以中國歷史為主軸,對比世界各地同時期歷史的不同發展情況,引發學生思考,認識問題,和了解事實情況;(4)課程層面-「不偏不倚」地鋪陳事件的內容;及(5)學生層面-接受學生「開放自由」的表達。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