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興
歷下亭像個萬花筒。這個零點四公頃的湖心島,面積只是大明湖的千分之四,卻集豐厚的人文景觀和秀麗的自然風光於一身,從不同的方位看她,風光變幻,會有不一樣的味道。
我愛在超然樓西側的明湖岸邊眺望歷下亭:八簷翹角、紅柱綠瓦的亭軒曲廊,華貴典雅,在環湖垂柳的飄拂下,忽隱忽現,呈現出「多少樓台煙雨中」詩情畫意,令人遐思翩翩。
乘船登島,近看歷下亭,不同的季節會有不同的感受,柳芽吐翠的早春,荷浪迷人的夏天,蘆荻瑟瑟的仲秋,銀裝素裹的冬日,四季不同的美景都令我流連忘返。
我最喜愛的還是,在秋高氣爽的日子到歷下亭,觀賞清波拍岸、佛山倒影、蘆荻瑟瑟、秋柳蕭蕭的獨特美景,體味歷下秋風輕柔拂衣、令人神清氣爽的愉悅感受和人文意蘊。「歷下秋風」與「錦屏春曉」、「佛山賞菊」、「趵突騰空」、「鵲華煙雨」、「匯波晚照」、「明湖泛舟」、「白雲雪霽」齊名,是著名的「濟南八景」之一。清代崇禎年間的《歷城縣志》曾有記載,「歷下亭在歷山台上,面山背湖,實為絕勝,唐杜少陵有《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昔人標景為『歷下秋風』。」其實,更富詩情畫意的美景是明湖秋月,在晴朗的夜晚明月升起之際,乘船登上歷下亭,面臨煙波浩渺的湖水,清麗寧靜,呈現出「萬頃長湖平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的意境。極目遠望,天上的月與水中的月交相輝映,水生光,月更明,恍若置身仙境。
歷下亭又稱古歷亭,因南部有歷山即千佛山而得名。天下亭子千千萬,經得起世事變遷風霜雨雪吹打、延續千年成為名勝的古亭,必有深厚的文脈作滋養,歷下亭就是歷代名人名士相聚雅集、把酒臨風、吟詩賦詞的風水寶地。
早在唐天寶四年即公元745年的夏天,34歲的詩聖杜甫就來到濟南,在歷下亭參加了一個少長咸集、名人薈萃的宴會,東道主是時任齊州司馬的李之芳,主賓是其從祖、擅長書法文章的名士、時任北海郡(治所在今山東青州)太守李邕。李邕是杜甫的伯樂,自相識於東都洛陽後,交往不斷加深,開元年間在長安結為忘年交。名士雅集歷下亭,觥籌交錯詩聲朗。秀美的山光水色,令杜甫詩興大發,即席吟誦了《陪李北海宴歷下亭》五律一首,「東藩駐皂蓋,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詩中所指的歷下亭,在今五龍潭附近,始建於北魏時期,著名的地理學家酈道元到濟南考察水系後,曾在《水經.濟水注》中記述過此亭,「其水北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側湖,此水便成淨池也。池上有客亭,左右楸桐負日,俯仰目對魚鳥,極望水木明瑟」。「池」指五龍潭;「客亭」是相對於「驛亭」 而說的,指官宦大戶用於迎送貴客的亭子,應是歷下亭的前身,從北魏始建,到杜甫來遊,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所以杜甫以「此亭古」相讚詠 。被酈道元稱為「客亭」的這個亭子,歷經二三百年仍默默無聞,詩聖杜甫的登臨,即興吟誦的一首詩,使她第一次有了一個集地理方位及人文底蘊於一體的響亮名字--歷下亭;「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杜甫的詩句,使歷下亭成為名勝,濟南也名聲鵲起。
歲月風霜,使歷下亭幾度存廢,幾經變遷,至唐末已成廢墟。後人不忍心此亭失傳,幾經易址重建。宋、金、元、明時期,坐落在大明湖南岸的歷下亭又幾經興衰。清康熙三十二年即1693年,山東按察使喻成龍和山東鹽運使李興祖二人在大明湖今址的小島上重建歷下亭,竣工時,喻成龍還專門邀請蒲松齡從淄川到濟南參加新亭落成宴會。席間,蒲松齡揮毫蘸墨,一氣呵成,吟詠了千字賦文《古歷亭賦》,讚美了大明湖美若仙境的山光水色,頌揚了古歷亭歷經興衰得以重建、依然芳華滿園的功績。賦文開頭寫道,「亭以地名,物以人見」,繼而寫道,「憑軒四望,俯瞰長渠;順水一航,直通高殿。籠籠樹色,近環薜荔之牆;泛泛溪津,遙接芙蓉之苑」;「蒹葭挹露,翠生波而將流;荷芰連天,香隨風而不斷;蝶迷春草,疑謝氏之池塘;竹蔭花齋,類王家之庭院」......每當我來到歷下亭,總會到東南側一扇鑲嵌茈菬銵m古歷亭賦》的牆壁前,默默地誦讀這篇使歷下亭聲名遠播的賦文。
步入雕樑畫棟、重簷八角式的歷下亭,南側門廊廊柱上的楹聯是由清代著名書法家何紹基書寫的杜甫詩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畫龍點睛般地勾勒出了歷下亭的悠久歷史和濟南的人傑地靈,令我肅然起敬,駐足凝視。進入廊門,由乾隆帝題寫的「歷下亭」三個金黃色大字的匾額鮮艷奪目,門兩側各立有乾隆書寫的石碑一塊,左側為「歷下亭」三字,右側為詠歷下亭的詩碑,鐫刻荌振帖珖捊g的詩三首:「芳州城郭裡,亭榭畫圖間。杜句已成古,春遊偶趁閒。漁歌隔浦遠,橋影臥波彎。一棹蓬瀛到,仙風那引還。」「天光澄上下,詩意寄煙波。濯戟銀鱗直,連拳玉鷺多。浮圖森古甓,遠岫滴新螺。萬頃碧漪外,輕帆瞥眼過。」「朱欄橫綠渚,倒影漾澄泓。煙柳萬千樹,春禽三兩聲。從來稱歷下,到此適清明。流水落花意,維摩句有情。」乾隆帝的詩,客觀地描繪出了大明湖歷下亭的秀麗風光和厚重人文底蘊。
亭北是名士軒,軒內西壁上鑲嵌荍鶧o和杜甫的線描石刻造像;東壁上題有何紹基重修古歷亭的詩,「當時北海宴工部,海右此亭已稱古」。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在濟南居住多年,「半在歷下,半在章丘」。他一到濟南,就被大明湖的美景所陶醉,即興賦詩,在《濟南》二首中寫道,「落日天邊見二峰,平陵湖上出芙蓉。西來水竇緣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積氣蒼茫含斗宿,餘波瀺灂吐魚龍。還思北海亭中客,勝會良時不可逢」。詩中不僅讚詠了濟南秀美的山水風光,更表達了對杜甫李邕等名士在歷下亭勝會的追思和景仰。
這真是,名人薈萃傳文脈,歷下亭中聚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