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10位藝術家.10種新面向 香港水墨藝術的下一代

2018-01-16
■唐英年和學生沈君怡及助理教授管偉邦。■唐英年和學生沈君怡及助理教授管偉邦。

下一代的水墨藝術是什麼? 在上個月,一班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AVA)的年輕藝術家藉荌捋P國際盛會「水墨藝博2017」來回應這個問題。參展藝術家:王乙伊、簡靖穎、麥蘊姿、王順瑜、鍾倩華、鄭元皓、錢銀笑、王啟靈、全為利、沈君怡他們展示的作品,手法不同、面貌各異,以尋找水墨的不同面向和可能性。

其中一位藝術家王乙伊,出身北京,現居香港。她以寫實的手法繪畫國畫,畫中出現的每件物件,皆像真空產品一樣儲存於一個密封袋裡,目的是將她身為一個北京人住在香港的經歷,以及對兩個城市的記憶永遠保鮮 。

另一位藝術家簡靖穎則透過潑墨來探索繪畫物料的本質及可能性,呈現出抽象繪畫本身的力量及生命力,以及物料自身的價值。

其實,不僅簡靖穎鍾情於日常物件的探索,麥蘊姿就迷戀於有機物質的質感與紋理,通過仔細的描繪,表達出由微細物件所煥發出的內在生命力 。

喜歡傳統的人,或許會喜歡王順瑜的作品,因為他的筆墨直追元人,重筆而輕墨,以重塑一個靜謐淡泊的山水世界。詩堂上的題字,是一首現代詩歌,冀望於喧囂都市中營造一個避世的孤島。

鍾倩華則喜愛遊走於中與西之間。她的水墨作品巧妙地混入了塑膠彩及炭筆,塑造了一個孤獨而徬徨的世界,以抒發內心的情感。

鄭元皓的作品則反其道而行:儘管他的水墨作品加入了西方媒介,但從摺疊、暈染、潑灑的方式所呈現出來的實驗性,卻表現出呂壽琨式的水墨意境,滲入了一份冷睿的味道。

如果抽象畫純粹是藝術家心靈的寫照,錢銀笑的作品就是一個實例。她引「花」入畫,將乾花結合水墨的潑墨技巧,為的是記錄畫家當下心情與感覺。

展場中唯一一件立體作品,就是屬於藝術家王啟靈的。她鍾情於解構及重構中國山水的四個繪畫元素:勾、皴、點、染,藉茩宣|幾個透明圖象,讓觀者以一個疑似「基本」卻又耐人尋味的角度去審視一幀中國繪畫。

受到劉國松現代水墨技法的啟發,藝術家全為利將個人情感融入作品,藉茪@個家人的墳塚、一種悲涼的氛圍,表達出對故人的思念。

沈君怡展示了兩件獨立山水作品,一件以水墨為之,描寫香港常見景色,用以表現畫者所想所見:另一件則是一幀日本風味的繪畫,可是,它不是單單一件臨摹劇跡《洛中洛外圖》的日本作品,而是加入了國畫的樹石技法的創作元素。在對細小物件的細膩描繪力下,顯露了畫家的藝術工夫。

為求達到教育的目的,兩位藝術家沈君怡和王順瑜安排了工作坊,教授各種繪畫動物的技法,以提高市民的生活質素。

水墨藝博是一個向世界展示數以百計優秀水墨作品的國際平台。從短短的三天吸引了過萬參觀者,足已保證這個活動的質素,更何況參觀者多數為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策展人、評論家、畫廊和其他專業人士。AVA參與其中,不但讓一班AVA年輕的藝術家於這個國際舞台上曝光,他們的作品更得到藝術界的認同:當中四位AVA學生的作品,最後被數位內行人士收藏,包括香港藝術館策展人,水墨藝博主辦單位以及西九文化區董事會成員唐英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