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龍脊梯田暢想

2018-01-23
■冬日的龍脊梯田。 作者提供■冬日的龍脊梯田。 作者提供

肖 薊

梯田,是在山坡上開墾而成的水田。龍脊梯田,位於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平安村龍脊山,距縣城22公里,距桂林市區80公里。孟冬時節,陪夫人前往桂林觀光,專程近距離欣賞了一回龍脊梯田風光。

龍脊梯田,指金坑(大寨)瑤族梯田、平安壯族梯田。始開於元朝、完工於清初的龍脊梯田,最早已有六七百歲了。當地古壯寨的傳統節日--延續至今的「開耕節」--也有650多年的歷史。因為梯田的景色,隨茤u節的變化而變化,每年吸引茧L數天南地北的遊客,前來觀光遊覽。

那天上午7:30,我們從下榻的桂林市鴻豐.景城國際大酒店乘坐大巴出發,前往金坑(大寨)瑤族梯田觀光。說來也巧,我在酒店大堂等車時,順手翻閱頭天的《桂林晚報》,一則消息吸引了我的眼球:2017年11月24日上午,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羅馬總部舉行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組會議上,中國南方稻作梯田(包括廣西龍勝龍脊梯田、福建尤溪聯合梯田、江西崇義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獲得原則通過,被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正式授牌儀式將於2018年4月第五次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國際論壇上舉行......這則消息,立馬激發了我的好奇心、增添了我的興趣度。

我對梯田,並不陌生。1965年,隨父母從福建沿海移居閩北山區,在一個名叫「鵝峰」的小山村安家落戶後,不單見識了梯田,而且親近過梯田--多次在梯田中勞作過。由於山區氣溫偏低,梯田一年只種一季晚稻。而聰明的當地農民,每每不失時機,在梯田的田埂上「套種」大豆。既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又能提高光、熱、水自然資源的利用率,算得上是一項促進增收、一舉多得的農耕農藝。只是,當年少不更事,從來不曾多想過,以為梯田也像小溪大山一樣,「天生就有」的一般。

我們這次桂林之行,是臨時組合的「散團」。20多位遊客中,分別來自廈門、南京、上海、唐山、哈爾濱的,以及內蒙古包頭等地。途中,梳茖漹齯p辮子、穿茪@件紅外套的導遊小王,熱情地向大家介紹梯田概況。龍脊連片梯田有70平方公里,梯田總面積26萬畝。其中,核心區梯田10,734畝。這裡的梯田,坡度大,最大坡度達50度;層級多,最多達到1,100多級;落差大,連片梯田分佈在海拔300米至1100多米之間,最大高差800多米。龍脊梯田是一代又一代龍勝人,根據龍勝山多土厚的地理條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通過「刀耕火種」開山造地,開闢出適合耕種的梯田,是中國南方稻作梯田的典型代表。2014年,龍脊梯田系統,被國家農業部評選為「中國美麗田園.梯田十大景觀」之一。

「金佛頂」,海拔較高,視野開闊,是觀賞金坑梯田全景的好處所。那天,我們從山下停車場乘坐纜車向「金佛頂」上緩緩升去。在全程十五分鐘時間裡,與我們夫妻同坐一個「吊籃」的,是一對南京母女。女兒不時用手機抓拍,母親則不止一次發出感歎:「壯觀,實在壯觀!」聽了這話,我脫口而出:現在的景色,只能算一般。春天,梯田蓄水待種,一片白茫茫;夏日,禾苗茁壯成長,滿眼綠瑩瑩;秋天,稻穀即將成熟,舉目金燦燦,那才真叫壯觀呢。可惜,我們來得「不是時候」,滿山坡的梯田裡,只剩下一行行、一列列的「稻兜」,與田塝上的枯草近乎「同色」,像是披上一件黃色的、不厚不薄的防寒外衣。

坐在纜車上,向下俯瞰荂A除了若干位於頂端的水田,比較「開闊」,且呈「塊狀」外,其餘梯田都很狹窄、全是「帶狀」。有的田最窄處,約1米左右,最寬也不過二三米。聯想到導遊在車上滋滋有味、津津樂道的「長髮女」--當地婦女頭髮大多都能垂到地上,髮長達1米以上的婦女就有60多名,最長者為2.14米。因而,獲得大世界健力士總部頒發的「群體長髮女之最」的證書呢。想到這裡,一個問題在心中生成:「龍脊梯田,單坵最長的有多少米?」於是,先問導遊,答曰:「不知道。」再請教「金佛頂」上幾個賣烤紅薯、烤玉米、牛角梳、手織布之類的老嫗,同樣答非所問。在寫本文時,我特意上網搜索,同樣毫無所獲。說來奇怪,迄今為止,怎麼就沒有人留心過、關注過這個「問題」呢?

梯田,顧名思義,都是順茪s體一層一層開墾出來的。可想而知,在紙上畫幾條長度不等的「平行線」尚且不易,沒有測量儀等設備的先民們,是如何開墾這麼一層層梯田的?在「金佛頂」長廊中小憩時,面對眼前一坡又一坡、一隴又一隴的梯田,我若有所思地問老伴:你當過「知青」,在農村生活過。你猜猜這些梯田是自上而下開墾,還是自下而上開墾的?老伴不假思索道:水是往下流的,梯田應該是自上而下開出來的。我則認為,先民們住在山腳下,就近開墾更為方便,自下而上開墾的可能性更大些。

結束了「金佛頂」觀景,在前往「雲仙閣酒店」用餐途中,但見路邊舊屋內一塊「龍脊梯田農耕文化簡介」牌子上,有這樣一段文字:龍脊的先民們為了生存,為了「填飽肚子」,不斷向高山要糧,開荒種田。從水流湍急的溪谷,到雲霧繚繞的山巒,凡是有水源的地方,用人力開溝,把水引入田中,順茪s勢,從下往上,開墾梯田,砌好下坵的田坎後,剝掉上坵的表土,做下坵的肥泥。如果遇上巨石,就架起高高的柴火堆點火,把石頭燒紅後,潑上冷水,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將其分裂。為了檢測每塊田的平面是否高低一致,先民們砍來楠竹,打通竹節做「水平儀」,平整田塊。先在田裡種上旱地作物,待田塊定型以後,再灌水犁田種植水稻。

「民以食為天」。而「食」佔了「飯」字的「半壁江山」。「飯」一旦少了「食」,只剩下 「反」了。造字者的用心良苦,由此可見一斑--於無聲中警示後人:芸芸眾生,無食則反。正因此,毛澤東當年說過:「手中有糧,心裡不慌。腳踏實地,喜氣洋洋。」冷靜想想,土地,是天下太平的基礎,豈止是「農民的命根子」。龍脊梯田,層層疊疊,彎彎曲曲,堪稱「壯觀」。站在龍脊山頂上,放眼望去,白霧濛濛,隨風飄移,腳下數不勝數的梯田,如潮水般湧起,波瀾壯闊、排山倒海,形組成一個張揚茪O與美的梯田族,呈現出一種粗獷的美,令人震撼,發人懷想。龍脊的先民們萬萬沒有想到,當年為了填飽肚子、養活子孫,用血與汗開墾出來的梯田,今天竟成了一個偉大的藝術傑作,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我在想,這大概是每一位開墾梯田的先民們不曾想到的。我又想,第一批開山造田的先民,不知道他們的姓名、性別,多大年紀、何方人士,從何時正式動工,用了多長時間,付出多少艱辛,於何時成功開出第一塊水田,但其創舉是名副其實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一代又一代的「後人」,都會感恩他們、緬懷他們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