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字裡行間】烹茶論文豪

2018-01-16
■這書描繪了十六位嗜茶名家。作者提供■這書描繪了十六位嗜茶名家。作者提供

黃仲鳴

三國時,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少年時,我們一班朋友卻愛步上高樓,烹茶論文,月旦天下人和事。那種歲月,或可說是「文社歲月」。少年意氣,少年大志,就是那時養成;可是,生活逼人,志雖大卻無暇懸樑刺股,遂變成了才疏。

但對飲茶,卻成了一生的愛好。早年,喜喝那濃得如墨汁的普洱;才疏嘛,就得灌「墨水」。近十年八載,愛上了鐵觀音。一言以蔽之,無論什麼茶,我都喝。然而很難飲上一種為一生的至愛。

自古文人不是愛飲酒,就是愛飲茶,兩者俱好的,亦大有人在。近讀一本書:《民國茶範》(周重林、李明著,台北:聯經出版,二零一七),甚為過癮。飲茶而能成「範」,真的是「典範」了。且看那些「典範」:

胡適愛搞茶會,相邀文友相聚,「吾日日擇二三人來吾寓茶會」。在茶會中,白話文運動就是這樣聊出來的。

周氏兄弟都嗜茶。魯迅喝出的是怒氣,享清福也成了諷刺。書中說:「他當年杯不離手,茶不離口,娶了擅長功夫茶的許廣平。」雖然他也以茶會友,送茶當禮,但經常在茶敘中翻臉而去。

周作人是「文人中的茶人,茶人中的文人」,將文學和茶掛上了u,「營造茶香書香的曼妙之境」。但他愛喝的是苦茶。

郁達夫也打通了文學和茶的任督二脈。他嗜茶,「還要讓筆下人物走到哪兒都有茶喝。他端起茶杯,筆下人物也端起茶杯,他放下茶杯,筆下人物也放下茶杯。他喝完茶出門,故事也到了尾聲。」

張恨水在茶館裡,「看荈i進出出的往來人群,寫下了一個又一個故事。」

家境不錯的梁實秋,「在北京中山公園裡,用一杯茶與程季淑定下終身。」

家境並不好的聞一多,「沒有茶的日子不叫日子,在美國留學時,向家裡乞討茶。在青島的時候,他找梁實秋、黃際遇蹭茶。在聯大南遷路,他把沒有茶喝的日子列為最苦的日子。」

這部書一共寫了民國十六個「茶範」。這些「茶範」,即是「典範」。但在俗世裡,更多的「茶範」,都是低下層人。幼時家貧,家人迫上「地痞茶館」。那些茶館座位緊迫,蒸氣、煙氣,瀰漫空間,茶博士拿茪j水壺,往來茶客間,負茼娃L的點心妹子、漢子、婆子,在嘈雜聲中高呼蝦餃燒賣。顧客大都是熟客,每日無茶不歡。

那年赴台北,友人帶上茶藝館,又有一番光景。招待為年輕女子,泡茶有工夫,喝茶更有工夫;愛和人客猜枚鬥茶,技藝頂呱呱,不少茶客被灌到肚脹。

茶樓的夥計,我們都呼為「茶博士」。書中十六個「茶範」,誰可稱為「博士」?

答案是非胡適莫屬。他是徽州人,徽州是茶鄉,家族是茶葉世家,太座江冬秀的泡茶功夫,相信比台北茶藝館的女拳手更高超。嗜茶的胡適,是實至名歸的「茶博士」。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