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券商:有客戶9位數金額買窩輪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張美婷) 港股屢創新高,上周五更升破33,000點大關,不少市民瘋湧買入衍生產品以圖刀仔鋸大樹。近期大市成交每日高逾1,600億元,輪證亦步亦趨,佔大市成交比例維持高企,上周五輪證成交額合計達474.5億元,佔比27.58%。有券商透露,有客戶以9位數金額買入認股證(窩輪),而部分牛市的炒家為投資「新人」,難抵高利回報誘惑,貿然接觸「本小利大」的窩輪和牛熊證市場,其實當中暗藏危機,建議初學者先由3至6個月的中長期窩輪開始入手,且入市金額不超過流動資產兩成。
據早前明愛向晴軒危機專線及教育中心的報告透露,去年收到逾百宗投資失利個案,當中有求助人投資牛熊證,最終卻倒蝕70至80萬元。
瑞萬通博香港上市產品銷售部主管翁世權上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見投資者越買越心雄」的現象,他指,由去年年初開始,投資者對大市信心增加,購入窩輪及牛熊證百分比亦逐步上升,直至年中更有明顯增加的趨勢,惟不少進入窩輪及牛熊證市場的炒家為投資「新人」,對於衍生產品的了解度不足,確有機會引致嚴重損失。
由1月11日開始,輪證市場成交額佔大市成交比已連續12個交易日超過25%。市場認為,輪證成交比例佔大市成交額若超過25%,即代表投機心態熾熱及散戶參與率偏高。
翁世權:玩法複雜 易招虧損
翁世權解釋,窩輪及牛熊證的確有「刀仔鋸大樹」的優點,譬如購買一手騰訊 (0700)正股需要4萬多元,而一手牛證只數百元至幾千,故對資金實力較低的投資者具吸引力。而衍生產品的玩法較正股複雜,譬如牛熊證需要留意回收價與正股的距離;窩輪則需要注意引伸波幅和到期日等條款,而買賣差價或引伸波幅下跌,窩輪有機會不與正股同步,若投資者於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入市,可能買錯貨而導致虧損。
事實上,去年10月恒指曾單日急挫超過600點,低見28,094點,當時市場解讀為牛證「大屠殺」導致跌市。當日共有106隻牛證和12隻熊證被強制收回,輪證投資者單日賬面損失約14.8億元。
翁世權補充,目前購入正向與反向衍生產品的比例為8比2,部分購入反向產品的投資者博大市高台插水,惟大牛市通常以升市居多,故睇淡的投資者虧損亦較多。
貸息低至2厘 誘發借錢炒股
不過,翁世權認為,真正令投資者「輸得最甘」是借錢炒股。目前香港銀行貸款息率低企,只約2至3厘,加上市場預計今年美國加息步伐緩慢,相信貸款息率可維持較低水平,於資金成本便宜的誘因下,部分投資者可能會於牛市借錢「博翻身」。不過,每當股市累積的升幅越高,股市高台整固的次數就越多,故升市繼續高追的投資者,可能於市場調整時出現嚴重虧損的情況。
信誠:輪證投資尚算理性
信誠證券中國金融分析師劉兆祥上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目前購入窩輪及牛熊證的投資者主要分兩類,第一種為「即日鮮」的炒家,意即入貨並不過夜,第二種為遠期的投資者。
他表示,公司有客戶以9位數金額購入半年以上的認股證,睇好中長期股市的升勢;亦曾有客戶早於前年以正股8元,購入吉利汽車 (0175)的認股證,目前該股已升約25元水平,相信其窩輪已有不少斬獲。
劉兆祥表示,雖然購入窩輪及牛熊證的人增加,不過投資者仍處於理智的階段,普遍只會用流動資產的2至3成,購入衍生工具,並未有「All in」的情況出現。
另外,海通國際證券投資策略助理副總裁黃麗幗表示,窩輪及牛熊證入場金額普遍低於正股數倍,故投資者未必需要借錢入市,相信投資失利個案,有機會是購入較高風險的產品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