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改善巴士行業的結構性問題

2018-02-20

李世榮 民建聯中委 新社聯副理事長 新界青聯智庫召集人 沙田區議員

春節前,香港發生歷來第二大的巴士車禍,造成19死60多人傷,讓不少港人也為之哀痛,並對事件及其成因予以強烈關注,紛紛出謀獻策討論如何避免同類悲劇再次發生。在是次事件中,不少人也將矛頭指向兼職車長的駕駛態度問題。實質上鑑於人手不足,兼職車長問題是現時整個行業的趨勢。故除了推出短期措施,更重要是將車長一職打造成讓人願意投身的行業,讓問題得到根本性解決。

車長老齡化問題嚴重一事,其實不論坊間還是政府也早已知曉,這也是突顯難以吸引人才入行的重要表徵。有人認為,大多數路上事故也與車長老齡化相關,當中2016年的巴士事故中,涉及年長車長的更佔逾5成。不少巴士公司為了亡羊補牢,只好在這些年間急聘不少兼職車長。雖然部分兼職車長仍是經驗老到及訓練充足的駕駛者,但始終基於良莠不齊,容易在遇上公司或自身問題而導致的延誤,心理壓力下產生悲劇。可見現時車長問題根本是十個茶壺卻只有四五個蓋,解決不了舊問題卻迎來了新問題。

2016年,專營巴士每日載客量近400萬人次之多,僅次於鐵路,肩負起促進城市發展的重任。由於鐵路在繁忙時間的載客量已見飽和,故巴士的重要性也並非因政府鐵路優先及部分人認為是路上炸彈而磨滅。就此,記得2012年南丫海難之時,政府為解決海運人才不足問題而推出相應的培訓基金,以及多項政策。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問題雖仍未得到妥善解決,但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也可見解決問題之誠意。針對是次事件,除了短期的駕駛態度等培訓,更重要是與業界商討如何解決問題,包括:改善制度讓車長追時間的情況不會發生;強化車長面對壓力的抗逆力及相關支援;長遠提升行業形象,改變過往有市民對行業的負面形象。

此外,雖則是次意外的主因必然是涉事車長的駕駛態度,不過近年拍片到網上公審成風,不少車長成為磨心。一隻手掌拍不響,新一年也還望各位市民可以互讓互諒,在新一年一團和氣,以自身的力量,成為改善巴士質素的其中一道良方。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