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百家廊】古代濟南名士的「鄉愁」

2018-04-24

戴永夏

素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濟南瀟灑似江南」之稱的濟南,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非常美麗可愛。

那些曾到過濟南的外地人,對她羨慕不已,「羨煞濟南山水好」;很想長期留在這裡,「有心長作濟南人」(金.元好問句)。而一些離開家鄉的濟南名士,對她更是念念不忘,思鄉之情如癡如醉,終生不移。

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祖籍濟南,「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郭沫若句)。她一生雖然主要在外地生活,但對家鄉濟南仍一往情深。尤其南渡以後,她長期顛沛流離,孤苦無依,迭遭不幸,對家鄉更是深深思念。她把這種思念之情,和荈豸萿漲撗,寫進了她視為生命的詩詞之中。如在《春殘》一詩中,她寫道:「春殘何事苦思鄉,病裡梳頭恨最長。梁燕語多終日在,薔薇風細一簾香。」在流亡異鄉的日子裡,她貧病交加,思鄉之苦無法排遣。

此時,一向引為驕傲的秀髮反成累贅,樑頭呢喃的燕語、簾外飄香的薔薇徒增煩惱。幾句簡短的白描,便深刻地表現了她在貧病中的鄉愁情結。再如在《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一詞中,她寫道:「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茪葑’n。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日暖風輕,早春的景色是那樣美好。

然而在這美好的春色裡,她卻用醉酒濃睡來排解對故鄉的思念之情。當她一覺醒來時,反覺更加痛苦!那萬里之外的故鄉,時時縈繞於心,是永遠也不會忘記的。詞中,作者那濃厚的鄉愁情結,表現得是何等深沉!

另一位祖籍濟南的南宋著名詞人周密,其曾祖輩就因躲避戰亂,離開濟南,到江南湖州定居。他們一直盼望子孫後代能返回濟南故里。周密的父親曾對他說:「我雖居吳,心未嘗一飯不在齊(濟南)也。」周密牢記父輩的遺訓,雖出生在江南,但終其一生都心繫自己的故鄉。他在《齊東野語》中,自署「歷山周密公謹」,自號「華不注山人」,名號都打茯G鄉濟南的印記。他還在書中說:「余世為齊人,居歷山下,或居華不注之陽......余故齊,欲不齊不可。」

至晚年,周密見故鄉長期淪陷於金人的戰火鐵蹄之下,回歸的希望渺茫,於是在詞中傷心地寫道:「回首天涯歸夢,幾魂飛西浦,淚灑東州」,「一樣歸心,又喚起,故園愁眼」,「歸鴻自趁潮回去,笑倦遊,猶是天涯。」無限失望中,飽含蚇@濃的鄉愁。周密的鄉愁,可謂刻骨銘心,時時處處都能流露出來。有一次,曾任濟南總管府事的趙孟頫辭官回到家鄉湖州,跟周密等好友一塊宴飲唱酬,無意中談起濟南的山水之勝,華山、鵲山之美。在場的人都為之神往,只有周密一人默默不語,黯然神傷。原來,趙孟頫的話又勾起了他的鄉愁......趙孟頫心領神會,便提筆揮毫,憑荌O憶,繪出了著名的《鵲華秋色圖》。他把這幅畫贈給周密,慰其鄉愁。於是,後人便把這幅畫稱作「思鄉之畫」,流傳千古。

還有的名士,坎壈終生,志不得伸,對家鄉濟南特別依戀。清代著名詩人王蘋,就是一個故園情深、須臾都不願離開濟南的人。他遊覽了全國許多地方,感到都不如濟南美好:「濟南似江南,山水天下無......鵲華刺天青,濼河綠模糊。垂楊二十里,妖桃一萬株......遊子慕清暉,何時一跨驢?(《長安春日遣懷六首》)這還不夠,他進一步認為,濟南比江南還要好,只說濟南「似江南」是不夠的:「湖干煙亂柳毿毿,是處桃花雨半含。七十二泉春漲暖,可憐只說似江南!」

因此,當他在異地他鄉時,濃濃的鄉愁便「剪不斷,理還亂」,思鄉之情不能自已,經常「趺坐空山聽柳泉」。這種對濟南的深情,使他一刻也不願離開濟南。當他48歲考中進士後,不願到外地做官,放棄了任貴州某知縣的機會。改做教授後,他到省內的成山衛任職,但不到一年,就因思念家鄉及老母心切而「乞假歸養」,回到濟南,在望水泉邊定居終老。

至於那些做了高官的濟南名士,對家鄉依舊情有獨鍾。不管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始終如一地心繫濟南,並把對濟南的一腔深情寫進詩文之中,聊以自慰。清代大詩人王漁洋,就是這其中的代表人物。

王漁洋是山東新城人。因明清時新城屬濟南府,所以他自稱濟南人。他曾做過揚州推官,也當過刑部尚書。在外地做官和在京任職期間,他寫有不少讚美濟南山水的詩篇,反映了他對家鄉濟南的熱愛和懷念之情。如他早年在揚州做推官時寫的《三月晦日集河樓》卷四的詩中,就對家鄉讚美道:「濟南山水天下無,剩水殘山還自殊。」在《冶春絕句十二首》中,他又寫道:「故國風光在眼前,鵲山寒食太和年。邗溝未似明湖好,名士軒前碧漲天。」

他還在《憶明湖》一詩中,極寫濟南大明湖之美:「一曲明湖照眼明,越羅吳縠剪裁輕。煙巒濃淡山千疊,荷芰扶疏水半城。歷下亭中坐懷古,水西橋畔臥吹笙。鵲山寒食年年負,那得樵風引棹行。」正因為家鄉這樣美麗,所以他對家鄉山水也更加思念。

後來在京城做官,他還寫有《何處故鄉思》、《吾州》等詩篇,描寫了清泉流水、華山月夜等歷下風光的可愛和對它們的深切思念。他又在《送家兄禮吉歸濟南二首》中深情地寫道:「錦秋湖(按:湖在王漁洋的故居新城,當時屬濟南府)邊稻花涼,錦秋亭下鱸魚香。垂虹秋色一千里,秋到吳淞思故鄉。」千里之外的遊子,對家鄉的稻花、鱸魚一直念念不忘,這跟晉代人張翰的「蓴鱸之思」有茞圻惘P工之妙。

應當說,這些懷鄉的名士還算幸運。因為他們能將鄉愁著之詩文,傳之後世,激勵後人更加熱愛家鄉濟南。但多數客居他鄉的濟南遊子,卻只能將鄉愁縈繞於夢中,深藏在心裡。這鄉愁像濃茶,清香久遠;似醇酒,讓人沉醉。

儘管不免帶些苦澀,但總能為自己的生命編織希望和夢想,也為平凡的生活增添些惆悵之美......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