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碩鳴 資深評論員
因為貿易逆差、知識產權、市場開放等問題,令處於中美貿易關係中的美國很不爽。於是,以「美國優先」為口號的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擺平這些問題,將中美貿易產生的摩擦作為威脅發動貿易戰的借口。上周,美國財長姆努欽率領代表團赴北京談判,希望逼中國就範,卻遭到拒絕,美國更為不爽。
中美貿易北京談判未有突破,姆努欽無功而返。雖然特朗普當日在白宮南草坪向記者表示,美方並未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是因為他非常尊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但有需要為中美之間帶來公平貿易,「而我們會做的。」特朗普隨後又在Twitter表示,中國對美國貿易的勝利顯然寵壞了他們,新協議對中國而言是很重的一擊。特朗普揚言,華府將公佈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貿易協議。中國官媒明確表示,中方絕不會拿核心利益與美方做交換。
白宮隨後又發聲明指,中美雙方就平衡貿易關係、保護知識產權等坦誠討論。特朗普稍後和代表團見面後,將決定下一步行動。白宮未表明此次中美貿易談判,美方向中國開出什麼條件,但《華盛頓郵報》報道透露,美國在本次貿易談判給了中國一份清單,列出一連串要求,包括中國需在2020年底前將美中貿易逆差削減最少2000億美元,更要求中國停止「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對機械人、航太、新能源汽車等先進產業提供的補貼。
此外,《香港經濟日報》報道,美國還要求中國將所有非核心產業商品的關稅,降至不高於美國對進口產品徵收的關稅標準。美方還要求,中國保證不對美國因知識產權的爭端進行報復,並要求中國撤回因知識產權問題向WTO提出的申訴。
這些條件個個都是奪命刀,其實質就是要遏制中國發展,讓美國繼續保持老大的地位。這種不僅要錢,還要命的談判,超越中國的底線,中方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接受。其實,中國感受到美國的不滿,已在談判前就表明了擴大市場開放、多採購美國貨品、保護知識產權,還主動降低汽車關稅,保持友好態度歡迎美國前來談判。
中國人一貫認為,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更何況中美兩個大國,生意該慢慢做,談判應心平氣和,絕不可以大壓小,以強凌弱。著名投資者巴菲特在巴郡周年股東大會,回應中美貿易關係時說,中美兩個都是具智慧的國家,不會做一些極度愚蠢的事。他認為,中美兩國在今後一段長時間,在經濟上和其他方面,都會是超級大國,任何緊張關係都不應該影響雙方在貿易上的雙贏利益。生意上的事情只能商量,和則兩利,施壓只會兩害。中國官媒也發表文章稱,經貿合作是建立在平等及相互尊重基礎上的自願行為,「強買強賣不會有任何好結果」。面對美方來勢洶洶的攻勢,中方堅決捍衛國家利益,絕不拿核心利益做交換,回絕了美方的漫天要價。
中國還有一句老話,生意不成情意在。只要情意在,生意還可以談,撕破了臉皮,那可真的就沒有迴旋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