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從許智峯事件看反對派的墮落

2018-05-08

王偉傑 群策匯思常務理事

繼黃毓民以玻璃杯擲特首、梁國雄搶官員文件之後,民主黨許智峯再次作出「議會暴力」的「完美示範」,竟然在立法會強搶政府女職員手機。反對派一再自恃議員身份,漠視法紀,已被中間溫和的支持者所唾棄,更與香港求和諧謀發展的主流民意愈行愈遠。

自回歸以來,反對派一直利用不同的政治議題挑動社會情緒,包括將捍衛國家安全的基本法23條立法妖魔化,以爭取「真普選」的口號否決政改,剝奪港人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的權利,將因宣誓風波而喪失議員資格的事件抹黑為政治打壓。

反對派精於運用輿論及社交媒體的力量,作鋪天蓋地的政治宣傳,甚至形成地區直選中反對派和建制派的六四比。然而,反對派「重政治、輕民生」的作風,真的能長期騙取民心?

許智峯強搶手機,卻企圖轉移視線,投訴政府侵犯議員私隱。這位民主黨後起之秀,充分展示出其卸責、諉過他人的政治作風,跟大眾對從政者的期望背道而馳。試問這樣的人,向選民作出的承諾還可信嗎?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許智峯倘若能挺起胸膛,承擔責任,主動辭職,或許政治生涯還有一線曙光。可惜他拖泥帶水,企圖拖延時間,蒙混過關。民主黨為了保住其黨友的議席公然護短,在是否支持譴責許智峯的立場上搖擺不定,可見反對派為保住議席,什麼政治道德都可不理。為港人着想?說到底,都不及一己一黨的利益重要。

反對派一直藉炒作政治議題,搶佔道德高地。今次事件令其光環不再。反對派如不痛定思痛,扎扎實實做好地區工作,反而相信什麼「風雲計劃」,屆時打幾多告急牌、找幾多元老來力挽狂瀾,也無補於事。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