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海關根據線報,上周五在元朗一私人屋苑破獲由集團操控的製毒工場,檢獲約32公斤懷疑冰毒,估計市值約 1,650 萬元,行動中拘捕1男1女。海關又首次發現毒販用「洗冰」方法,替色澤偏黃的劣質冰毒「漂白」兼去除異味,在純度不變下,經「美白除臭」的冰毒可賣貴兩至三成價錢。
海關消息指,懷疑製毒工場位於新元朗中心,被捕男子 ( 44歲 ) 報稱裝修工人,疑為販毒集團的主腦兼毒品「美容師」,他當時在單位內正準備淨化冰毒,海關人員即時將其拘捕,並在工場檢獲共值逾千萬元冰毒。之後海關將被捕男子帶到位於上水的另一個屋苑單位,再搜出60克冰毒和5萬元港幣,當場拘捕一名 35 歲女子,據知她是被捕男子的女友。海關指被捕男子將被控販運及製造危險藥物罪,今日 ( 周一 ) 在屯門裁判法院提堂;被捕女子經初步問話後,已獲准保釋候查。
海關毒品調查科監督李錦榮表示,本月8日開始跟蹤和監視目標人物,但主腦警覺性甚高,增加海關調查難度,最終查出涉案私人屋苑懷疑被販毒集團租用,用作製毒及貯存中心。
四步「美白」 價升二至三成
毒品調查科第一組指揮官李嘉明指出,部分檢獲的冰毒,與過往偏黃及有異味的不同,經調查相信被捕毒販主腦,在該單位內「洗冰」,將來自東南亞或非洲的冰毒,經過「溶解、揮發、蒸餾、風乾」等四個過程進行「美白」。李嘉明稱,洗冰的作用,只會改變冰毒的外表,不會提高純度。但經過「美白」的冰毒,比起「黃澄澄」的冰毒,能賣出多二至三成的價錢。
無異味難察覺 酒精易惹火
李嘉明續稱,因洗冰最後要風乾,被捕男子每日只能洗白1公斤的冰毒,但過程不發出異味,鄰居難以察覺,然而由於洗冰過程涉及酒精加熱,現場有發生火警的危險。
行動中檢獲的32公斤懷疑冰毒,有不同顏色,黃色的是有雜質和異味冰毒。當中1公斤白色冰毒,就是由黃色冰毒淨化出來,看來晶瑩剔透。海關同時檢獲一批製毒工具,大部分是市面很容易買到的量杯、過濾紙、酵母和梳打粉等,用來溶解低質素黃色冰毒雜質,再蒸餾淨化,然後用離心機,將多餘水分和冰毒分開。
這種「洗冰」手法是海關首次發現。海關指涉案的人以低價買入較低質素冰毒,然後加工,再將售價提高兩至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