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彥 火
受普洱市政府和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政府邀請,世界華文旅遊文學聯會在春意盎然的四月初訪問雲南普洱,旨在揭開「茶馬古道」之謎。
今人講得最多的是「絲綢之路」,相對「茶馬古道」的重要性給比下去了。要知道,「茶馬古道」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可與「絲綢之路」共媲美。
據記載,茶馬古道始於西漢。「茶馬古道」像「絲綢之路」一樣,不僅僅是一條路而已,而是從雲南普洱市向外輻射的道路網。
普洱市思茅區是茶馬古道的中心地區,明朝萬曆年間以普洱府為中心向外輻射五條茶馬古道,將普洱茶送往各地。
五條茶馬古道路線分佈如下:
其一是官馬大道,由普洱經昆明中轉內地各省,也是運送貢茶到北京之路;
其二是關藏茶馬大道,從普洱下關、麗江、中甸(今香格里拉)進入西藏,再轉入尼泊爾及其他國家;
其三是江萊茶馬道,從普洱經過江城,入越南萊州,再到西藏和歐洲各國;
其四是旱季茶馬道,從普洱經雲南思茅,過瀾滄江到孟連,再到緬甸;
其五是勐臘茶馬道,從普洱到雲南勐臘,再到老撾北部和東南亞。
這五條主線沿途再輻射如蛛網的山路,把大大小小少數民族的山寨、村落串連起來。
我們此次參加了茶馬古道主要驛站那柯里。
目前,那柯里位於普洱縣同心鄉柯里村。
因地屬亞熱帶氣候影響,這裡常年沒有霜凍,是中國最大的茶葉產區之一。
目前這裡仍然是最古老的茶馬古道。走一遭茶馬古道,往往需時幾個月或一年半載。
由於道途險惡,天氣惡劣,馬幫要離鄉別井,風餐露宿,沿途蟲豸出沒,生命財產旦夕不保,頗有孤注一擲的冒險精神,比起美國牛仔早年開發西部所付出的風險不可道里計。
悠悠歲月,一條如登天梯般艱難的茶馬古道,不知引領幾許冒險者競折腰! (《我與普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