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
我今已是垂暮之年,再無從政能力,只想弄孫為樂。今年八月,已婚孫女將有弄瓦之喜,未來四代同堂,何其快哉﹗
我雖然學的是化學工程,頭腦應該甚為「科學」,但也仍有一點點「封建」,對「弄孫為樂」、「四代同堂」甚感興趣。但這也是老年人的一點心意,談不上什麼落後的封建思想吧。
見不少友儕抱着小小的孫子,滿臉得色,可見人同此心,並不能以封建思想加以貶也。
孫女出嫁,抱曾孫可期。當年孫女出世,抱着肥肥白白的第三代,喜上心頭。時光飛逝,想不到很快就到了第四代出世的時候。
五代同堂是不大可能了,現代人雖長壽,但青年男女大都趨向遲婚。不像我的父母,十七歲的父親娶了十八歲的母親,過了一年就生了我的大哥。那時候沒有什麼節育,母親一共生了八胎,但存活率只有一半。而母親也在三十五歲時早逝。十年後來了繼母,又再生了四個弟妹,所以我共有兄弟姊妹八人。
現在兒孫滿堂已很少見了,不僅節育流行,而且多子多孫養育並不容易。除了一些僻遠的農村,城市中多子多孫已很少見。現代城市生活不易,居住的問題更是嚴重,一家五六口擠在一個小房間,因此節制生育應該值得提倡。香港有個家計會,應該對此有大貢獻。
但是街頭所見,年輕夫婦拖男抱女的比比皆是,未知計劃生育成績如何。按照二零零六年至二零一一年的平均比較,人口每年平均的增長率為百分之零點六。但高齡化的比例卻略有增長,十五歲以下人口比率由二零零六年的百分之十四跌至二零一一年的百分之十二,而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則由二零零六年的百分之十二增至二零一一年的百分之十三。
香港現在的人口不算擠迫,新界可發展地區仍大有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