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鄂爾多斯草原文化走進西安 非遺展演受青睞

2018-06-05
■鄂爾多斯文化神州行-2018西安活動周日前在西安啟動。■鄂爾多斯文化神州行-2018西安活動周日前在西安啟動。

自古以來,被黃河几字灣擁抱的鄂爾多斯,作為中國北方遊牧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被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譽為「梅花鹿棲身之所,戴勝鳥兒育雛之鄉,衰落王朝振興之地,白髮老翁享樂之邦」。日前,鄂爾多斯文化神州行--2018西安活動周在西安正式啟動,通過文藝展演、文物展覽、非遺展示、旅遊推介等多種形式,讓人們真切感受了一番鄂爾多斯獨特的民族文化和歷史文脈。

作為此次活動周系列活動之一,「薪火相傳--鄂爾多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日前亦同時在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拉開帷幕。鄂爾多斯服飾、燙畫技藝、馬頭琴製作技藝、烏審雅西樂(雕刻)、皮雕、馬具製作技藝等鄂爾多斯特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

貼近遊牧生活 蒙古風情濃郁

鄂爾多斯是遊牧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色自然亦離不開草原風情。記者在採訪中獲悉,此次展出的鄂爾多斯非遺,與鄂爾多斯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鐫刻茞`深的草原文化烙印。

作為草原民族,馬具無疑是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生活用具。在展覽現場,記者看到,一系列馬具整齊擺放。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鄂爾多斯馬具是用來套在馬的頭部、背部、胸部等部位,最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生活用具。據介紹,馬具用鬃毛、皮革、帆布以及玉石、金屬等製作,其製作技術精良,用料考究,裝飾華麗,使用舒適度與其它民族和地區的馬鞍具相比有突出的特點。

在馬頭琴製作技藝現場,一位年長的非遺傳承人則拉起了悠揚的馬頭琴。據介紹,馬頭琴是蒙古族拉絃樂器之一,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而得名。馬頭琴歷史悠久,成吉思汗時期便已流傳民間。

此外,達拉特燙畫技藝也展現蚇W特的地域風格。非遺傳承人鄔飛龍告訴記者,燙畫又稱烙畫、火筆畫,是用火燒熱烙鐵在葫蘆、木板、三合板、傢具上熨出烙痕作畫。達拉特燙畫技藝以蒙元文化、黃河文化等地方文化特色為創作背景,內容多以反映蒙古族歷史典故、人物、宗教和農耕生活為主。

精美服飾融合多民族特色

作為首批內蒙古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現場展出的鄂爾多斯服飾也吸引了不少觀眾。據了解,鄂爾多斯蒙古族傳承元代蒙古宮廷服飾文化之精髓,結合北方遊牧民族服飾之特點,吸取漢族文化之營養,創造了獨具魅力的鄂爾多斯服飾藝術。「鄂爾多斯蒙古族服飾高貴、典雅、華麗、莊重、精美,是蒙古族服飾藝術百花園的一枝奇葩。」工作人員說,這充分反映了鄂爾多斯蒙古族的聰明才智和藝術想像力,以及獨特的審美觀念。

據悉,為了展示國家級非遺成吉思汗祭典的特色,此次文化周活動還特別舉辦了「八百年不熄的神燈--祭祀成吉思汗的鄂爾多斯蒙古族歷史文化」文物展,通過展示十三世紀以來鄂爾多斯蒙古族保留的多種民俗文物,來表現以祭祀成吉思汗為核心的鄂爾多斯蒙古族歷史文化的獨特魅力。■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仕珍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