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尋夢園】放.認.關.爭.(上)

2018-06-05

昂膛山人

一九六零年代後期,香港市民已耳聞了一些有關香港前途的問題﹗而一九七零年代開始,香港回歸祖國的聲音已愈來愈明顯。導致一些「敏感」的市民已開始了他們的移民計劃。

但大多數的市民仍在採取觀望態度;於是香港便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聲音,特別是時代先鋒的大學生們,他們也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聲音和反應﹗

本山人當時因機緣巧合,而離開了收入穩定的政府房屋署的工作,獲香港中文大學派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從事研究「學生事務」工作。一九六九年初返回香港加入了中大工作團隊。第一個任務是要成立一個「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青年工作對本山人而言,絕非一種陌生的業務,因為在加入當時政府的屋宇建設委員會工作之前,已曾在基督教大專學生公社工作兩年,該公社也是香港基督教青年會屬下的一個機構,是專門為當時的大專學生提供服務的。

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是一個提供大專學生「部分時間工作」的機會,讓一些有經濟需要的大專學生可以以自己的勞力賺取一些費用,協助家庭解決生活的問題需要。而本山人的工作卻是提供大專學生課餘活動的康樂工作;例如大專田徑運動會、水運會、乒乓球比賽等,此外也負責主持一些攝影班會(當時的導師是仇永平先生)、音樂欣賞會、土風舞班、話劇等活動。

所以,在中大的第一項任務︰「成立中大學生會」,表面上是一件輕而易舉的工作,但當時中大的校園正在開始建造。崇基、新亞和聯合已各有自己的學生會;同時,又是分別在三處不同地方上課,再加上一些「院際課程」,可以說中大的學生是分散在香港、九龍及新界等不同地方,實在又是困難重重的﹗

幸而本山人乃崇基畢業生,而且在校友活動中也是活躍分子之一,返回崇基等如返回老家一般,問題不大;但新亞和聯合卻有命令,如本山人到訪,必須先獲他們的輔導或訓導主任的同意;但這些也不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

首先,本山人研究為什麼中大自1964年成立以來,直至1969年,五年之內也未能成立中大學生會呢?經過一番查看檔案記錄之後,原來中大當時因為沒有學生事務工作人員,是由教務長及財務長接見崇基、新亞及聯合學生會的代表,可能因語言及其他一些誤會而導致學生代表拍^離場而成為懸案﹗

由於今次的主題不是講學生會的成立事宜,所以只作簡單交代。本山人在兩年左右便於1971年將中大學生會成立起來;而本山人也馬上成為中大的永久僱員﹗1972年及1973年聯合及新亞相繼搬入中大的現址,於是本山人的工作便正式進入兼顧全中大的整體學生事務了。

相信大家也可能有些印象,1970年代的香港學生運動正是風起雲湧地出現很多不同學生組織。學生團體之多,意見之分也是正常的。但有一天,本山人在香港大學學生會出版的《學苑》學生報,看見一篇文章,是由一位女同學寫的,題目的大標題如下︰

放.認.關.爭.

眼 識 心 取

世 祖 社 權

界 國 會 益

以上只是今次題目的開場白,下期再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