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包糭缺傳承 廚娘憂失傳

2018-06-17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嚴杏意)在端午節當天吃上一兩個糭子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雖然近年出現不少創意新潮糭,但純手工製造的傳統糭子仍是不少人的摯愛。蔡太經營粥店超過20年,親手落場包糭亦有約18年的經驗,她覺得中國人內心對傳統糭都有一份情意結,只可惜吃糭的人多,但包糭的技術卻漸漸式微,擔心這門手藝終有一天會失傳。

蔡太表示,以前自己都不懂怎麼去包一隻糭子,但自從向高手(即她的老公)學習後,她也能包出專屬於她的糭。

她說,坊間的糭太小了,而且形狀也不太正宗,所以她改良了糭子,推出了特別大的裹蒸糭,內裡有9樣材料,包括燒肉、冬菇、鹹蛋黃、栗子、乾瑤柱、金華火腿、糯米、綠豆和肥豬肉,每一個足足有兩公斤的重量,而且更選用香港買不到,只能去內地訂購的冬葉作為原料之一,為糭子增添幾分獨有的韻味。

僑民情根深「糭」 當手信買回家

蔡太指,她的糭子是全年供應的,但往往在端午節當天會賣到斷貨,而糭子的準備量也不只翻了一倍。曾經有海外華僑,如新加坡等地的華人,會特意來港買她的糭子,當成手信帶回去,因為他們覺得這份禮物很特別也很有心意,蔡太說:「送個糭畀長輩,他會開心過你送嚿錢給他,因為這是一份情。」她強調,糭子如果是當手信,最好是在三天內食用。

蔡太表示,現時糭的成本增加,由乾瑤柱一斤五百元升至六百元,別人家的糭子很小一隻都賣上過百塊了,但蔡太家的只賣60港元一個,吸引了很多市民光顧,她說:「都係街坊生意,如果加價就無謂啦。」而且,糭子夠大,很多長輩可以買了回家和子女吃,借此增加親子時間。

蔡太說,也有不少年輕人特意到店裡說要挑戰一個人把大糭吃完,結果還真的吃得完。

蔡太指,雖然近來興起健康糭,但不影響她的生意,因為市民吃糭只是為了應節,而且也不是天天都會以糭為主食,自然對健康的影響不大,所以不會太過擔心。但她慨嘆,現時會做糭的人愈來愈少,「這是一項傳統手藝,卻沒有人願意去傳承,或者是有人識包,但不願意去包。」

蔡太很擔心這門手藝會失傳,但也覺得無可奈何,畢竟大多數人都不喜歡辛苦,洗竹葉那些功夫的確令人很累。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