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團隊(左起):陳嘉怡、蘇鷏a、Christelle Not。 港大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海洋塑膠污染問題近年廣受關注,其中以直徑少於5毫米微塑膠污染最為嚴重。由於微塑膠無法被分解,流入海洋將難以移除,亦很容易被海洋生物誤吃,對環境、海洋生物及人類的潛在影響令人憂慮。香港大學最新研究便發現,逾六成的香港海水樣本含有塑膠微珠(微塑膠的一種),主要來自例如面部磨砂膏和牙膏等個人護理產品,而以香港沿岸計每平方公里海域可找到多達38萬粒微珠, 其污染程度對海洋構成的威脅不容忽視。
是次研究由港大地球科學系和太古海洋研究中心助理教授Christelle Not及其研究助理蘇鷏a、陳嘉怡共同策劃,在本地非牟利組織「無塑膠海洋」協助下,蒐集了香港共7個地點超過100個海水樣本,當中逾六成樣本有發現塑膠微珠,而塑膠微珠佔所有樣本中的塑膠約5%。有關成果日前於科學期刊《海洋污染學誌》發表。
研究團隊指,因應塑膠微珠的污染,世界多個地方已逐漸禁止於產品使用,一些國際公司亦承諾逐漸以全天然去角質劑如糖、鹽及燕麥片等取代產品中的微塑膠,然而是次研究反映香港海洋仍然深受塑膠微珠污染影響,情況令人擔心,建議消費者應拒絕使用含塑膠微珠的產品,幫助減少海洋塑膠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