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文匯學林】行孝報親恩 珍惜每一分

2018-07-03

從小,我都以我的名字為傲。

我名叫友恭,從小時候,大部分同學都會稱呼我「阿公」,可能這樣的稱呼很有趣,又易記,所以甚至老師們都這樣稱呼我。

還記得當年上中文課,老師講述有關孔孟思想時,便從我的名字道出孟子的五倫,即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朋友有信。」原來家父從五倫中「兄友弟恭」取「友」和「恭」二字作為我的名,提醒我要與兄弟姊妹和睦相處。從此,「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便留在我的腦海中。

父自學中醫 懸壺湊仔一肩挑

家父是位中醫師,在屋h開了一間藥房。他工作十分勤奮,每天工作12小時,只有每逢農曆年初一至初三,藥房才關門休息。其實家父並非想為賺更多的錢,而需要長時間工作,他只希望可以每天都能應診,幫助病人。因此,我十分欣賞和敬重家父。

家父成為中醫師的過程都讓我有點「吃驚」,他未曾「拜師學藝」或接受正規的中醫訓練,他只不過是自修,努力鑽研中醫藥而已。

當年,香港有一間名叫「九龍中醫學院」的機構能提供中醫文憑考試。於是家父便去報考,結果他考獲第二名。

老父性格隨和,不太愛說話,但喜歡思考,閒時會閱讀一些古書,而他唯一的興趣便是寫書法。他曾經參加過全港書法比賽,更獲得長者組別冠軍。

雖然我和家父的年紀差距很大,但是我們總有講不完的話題,不論是中西醫學比較,還是哪一間菜館的東坡肉最好味等等,能夠與家父溝通是一件多洸笑眭漕ヾC

我從小就十分頑皮,成績又欠佳,放學後,我必定與鄰近的小孩「通山跑」,到了晚飯時間,我們便自覺地返回各自的店舖。

家父是一位慈祥的父親,我因學業問題,班主任經常見我家父,但事後家父甚少會向我動怒或責罵我,他只會吩咐我再用功讀書。

自從母親過身後,我便開始負責家務,當時老父還未退休,似乎老中醫像是沒有退休的一日,而他的病人卻有增無減。

我和姊姊擔心家父的健康,家父經常沒有吃午飯繼續應診,就是為了病人的需要。家父到了退休年齡,我和姊姊經常勸家父退休,好讓我和姊姊照顧他,但是家父堅持繼續工作,原因是醫治病人能帶給他無比的滿足感。

這樣,我和姊姊唯有定時「命令」家父放數天假,可以一家人去旅行。自從母親離開後,我和姐姐都特別珍惜與家父相處的機會。

我一直認為,「孝」是一個動詞,如果只把它作名詞,便失去了意義。

因為家父經常在店舖,所以我有空便找他閒聊,家父喜歡飲「功夫茶」,於是我們一邊飲茶,一邊談天說地,我覺得這樣相處,都是表現孝順的一種形式。

一家支柱病倒 姊弟盡力照料

前年,老父不幸患上嚴重肺病,他的肺功能只有一半,必須使用增氧機協助他呼吸,醫生解釋這類病是沒有根治的方法,還有,肺部的退化會慢慢導致其他器官受損,身為子女,我們能做的有限。

從此,家父因病情反覆而經常進出醫院,每當他需要留院時,我和姊姊會安排時間表,盡量每天都能到醫院探望家父。由於家父不喜歡醫院的膳食,而我們又擔心他會「絕食」,於是我們會預備他喜愛的食物。

一天,我帶了家父喜歡的茶果,突然間,鄰床的伯伯向我揮手示意,原來他都想食茶果,希望我下次幫他買。這些茶果其實很便宜,只是很少地方買得到,於是我答應了伯伯,下次見面時會請他食,伯伯表現得好開心。

我和姊姊探望家父已經個多月,發覺探病的人並不多,目睹不少長者長期臥床,又沒有家人或朋友探望,心感難過。有一句話,「久病無孝子」,我不敢說自己是孝子,也不敢批評別人,因為我深明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個「尋找他鄉的故事」。

憶洗澡往事 幫沖涼報愛意

天氣轉冷,家父不宜每天洗澡,因為會增加他患肺炎的風險,但家父是一位愛整潔的人,他會經常嚷茩n洗澡。於是,得到護士的批准後,我便用輪椅把老父推到淋浴間幫他洗澡。

家父體力衰退,不能自己洗澡,加上他不可以除掉掛到鼻子的氧氣喉,於是,我用擁抱的方式把他移到洗澡椅上,然後我便把沖涼液揉搓他背脊,家父閉上眼睛,表現出舒服的樣子,這讓我想起我小時候與家父在公眾廁所洗澡的情境。

當時我還讀小學,學校就在老父的店舖附近,放學後,我便返回藥房逗留,直到藥房關門後,我才跟家父回家去。為了方便,回家前,我們兩父子必到附近公廁洗澡,公廁並沒有洗澡設施,我們只用一個大面盆、毛巾和肥皂。

家父會幫我沖涼,原因是我只會玩水,他把肥皂輕輕地擦在我身......今天,終於讓我幫家父沖涼,幫他搽肥皂,那一刻,看茼悀鱆滬I脊和他滿頭濃密的銀髮,點滴在心頭。

不論是家父或家母,我都喜歡用「身體接觸」來傳遞愛和關懷,我不時會摸他們的面頰和手,當他們患病而需要長期臥床時,我和姊姊都會幫他們按摩四肢和抹身清潔。

我和姊姊在小時候,每當患病時,家父家母都十分緊張,幸好家父是醫生,他可立即診斷我們患病的情況。

家父出院後,不久便離世。「父慈」,在我心中,他不只是位慈父,也是我的英雄,「子孝」,雖然我在朋友眼中是一位「算不錯」的兒子,但我覺得做得不夠,至今我仍介懷家父家母離開得早,我和姊姊沒有更多時間去盡孝道。所以,每逢有機會分享家父家母的事時,我都會提醒身邊的朋友,應多主動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機會。

所謂「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身為子女,不論我們成功或犯錯,父母總是向我們打開懷抱。■楊友恭

(本文為新聞聯主辦「愛、傳、城 Love Is All Around」第一屆全港中英文徵文比賽中學公開組冠軍作品。)(標題與小題為編輯所加)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