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 輝
話說尖沙咀舊稱為「尖沙嘴」,位於九龍半島之最南端,隔蚨多利亞港而與港島對望,當中涉及歷史,就在明代,廣東南海人郭棐所修撰的《粵大記》,此書始修於明萬曆五年(1577年),歷時18年,至萬曆廿三年(1595年)完稿;書末附有「廣東沿海圖」,詳細記錄廣東沿海包括今日香港的重要村落之名稱;其時已有「尖沙嘴」之名了,「尖沙嘴」即為非常尖的沙嘴之意;由於處於珠江三角洲東岸陸地盡頭,自古以來此為華南海路要衝。
及至1860年,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以前,當時九龍半島有些碼頭,負責運送東莞一帶的香木,故稱「香埠頭」;此處古稱「尖沙頭」,亦作「尖沙嘴」;根據1819年的《新安縣志》,當時附近一帶就有「尖沙嘴村」。
19世紀初期,廣州成為清朝的海路交易中心,有大量外國商船(當中不少為鴉片船)在尖沙咀對開海面停泊;話說在1839年7月7日,就有英國水手在尖沙咀醉酒鬧事,毆打村民林維喜致死,史稱「林維喜案」,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之一。
英國於1860年租借九龍半島之前,油麻地之名鮮有人提及;根據口耳相傳,油麻地其實有更古老地名,稱為「大石剌」(剌音肋),那就是一排海水中的大石,在1863年九龍地圖亦無此地;料為蜑家人船隻聚集的海旁;其實油麻即為芝麻別稱,對漁民而言乃重要產物,皆因補船補網俱可用到;後因漁民修理船隻,芒角村(此為旺角舊稱)與其他村落人士在此地開舖,遂成市集而有組織街坊;油麻地在百多年前為淺灘,亦為漁村及天然避風港。
「大石剌」意為一排海水中的大石,蜑家人船隻聚集,故此又稱「麻地」;1875年(光緒元年),「麻地」改稱為「油麻地」,油麻地之名與天后廟有密切關係,據1873年的差餉徵收冊中,在油麻地除經營船隻維修、麻纜、槳櫓、鐵匠及木材外,還有經營雜貨、理髮、米店、妓院、鴉片、長生店、儀仗花橋等等;那是由於當時天后廟前的空地為漁民曬麻纜之處,而不少經營桐油及麻纜商店在此地開設,此所以其後又稱為「油麻地」。
英國租借九龍半島,英軍在尖沙咀建軍營,將大部分華人趕往油麻地;居民以天后廟為油麻地的中心區,其時油麻地仍未填海,天后廟門朝大海,香火鼎盛,天后娘保佑漁民作業與附近居民福祉神靈,此地遂順理成章地成為居民聚集之處;及至1870年代,英國人在今日梁顯利社區中心興建警署,與天后廟相對,中西文化相對並存,中間的空地則成為居民的公共空間,小販擺檔買賣、雜耍戲曲與叫賣之聲不絕,適逢節慶神誕更為熱鬧。
就在1870年代以後,港府在油麻地陸續展開幾次大規模填海,遂拉直原本彎曲的海岸線,從而開闢新街道,擴大社區,大幅改善擠擁不堪及混亂的情況,此後,油麻地始正式踏入今日社區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