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發揮優勢建設大灣區引領改革開放

2018-08-17

沈家燊 香港僑界社團聯會常務副會長 中國僑商會副會長 中國僑聯常委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首次會議日前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提出大灣區戰略定位之一是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同時積極研究實施進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到內地創業就業等措施。今年適逢改革開放40周年,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之路的重要體現,也是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舉措。香港及海外華僑為國家的改革開放立下汗馬功勞,進入新時代,面對新機遇,更應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不負國家期望,為改革開放再立新功。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進的國家戰略,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眾所周知,粵港澳本來就是改革開放的重鎮,港澳扮演了助推改革開放的窗口角色,也成就了廣東改革開放排頭兵的歷史定位。

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

經過40年的發展,國家發展取得舉世公認的偉大成就,但內外制約因素持續浮現,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需要啃「硬骨頭」,突破既得利益的阻撓,實現改革的普惠發展;國外的圍堵箝制日益緊逼,中國承受的壓力日益沉重。在此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再次擔負起推動改革開放、爭取發展新突破的重要使命。正如韓正副總理所指,要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來深化認識,中央決定建設大灣區的根本目的是要充分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大灣區在新時代改革開放中再發揮引領者角色,也要有新要求、新定位,既要推動高質量發展,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同時要豐富「一國兩制」實踐,成為在「一國」之下、「兩制」協調發展的示範,體現習近平主席「兩個建設好」的要求:既要把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地建設好,也要把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建設好。

在此次領導小組會議上,確認粵港澳三地加強合作,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中國科學院兩個院屬研究機構將會落戶香港科學園,包括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北京自動化研究所。會議上還提出研究3項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措施,包括減低港人手機通信漫遊費用、簡化港人在大灣區銀行開戶手續、容許香港的電子錢包在大灣區使用。這些決策、措施都是發揮香港優勢、配合國家所需,解決港人關心的問題,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港澳居民,特別是年輕人的發展拓展新空間、新機遇,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

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

改革開放40年來,廣大華僑華人積極投身經濟建設。改革開放之初,內地經濟急需資金,廣大僑商率先在華投資,並積極參與中國經濟建設。據統計,改革開放以來,僑商投資佔中國引進外資的60%以上,僑商投資企業佔外商在華投資企業的70%。僑資企業不僅為中國引進了資金,還帶來了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為中國構建現代化工業體系發揮了積極作用。香港是全球海外華人的網絡中心,為海外華僑投資內地和建設家鄉搭建了資金、技術、人才和資訊的平台,其他地方無法替代。

中國進入了新時代,改革開放也進入了新階段。香港華僑華人,不僅是過去40年改革開放的獨特機遇和重要資源,也是未來改革開放深入推進的強大動力和重要優勢。中央和特區政府應深入研究如何讓香港發揮好這個獨特優勢,香港的華僑華人也應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和國家改革開放,將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事業之中,也讓東方明珠再次綻放異彩。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