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佩瓊 原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美國總統特朗普向全世界發動貿易戰,一開始就擺出霸凌的姿態,手法是先小後大。墨西哥已全面投降,使特朗普得意洋洋。對於實力較大的對手,則大力威嚇,背後通過政府官員的談判,尋找有利平衡點,企圖逐一擊破達成協議。無論得出什麼結果,對特朗普而言,都視為他個人的「勝利」!
「特朗普的勝利」是怎樣的?這是我們要搞清楚的問題。特朗普由始至終都強調對華貿易戰是必贏的,他的論據是美方將會收到很多關稅收入。2017年中美貿易總額共5,837億美元,中國對美出口4,297億美元,由美進口1,539億美元,中國對美貿易順差2,758億美元。按照美國的估計,美國貿易逆差達3,600億美元。
中美貿易戰其實很簡單。第一輪美國對中國1,102項商品實施25%的入口關稅,商品包括機械、交通工具、電機、電子、化工等,共值660億美元。中國的反制措施是對美國659項商品相應徵收25%的入口關稅,商品包括農產品、水產品、化工、醫療設備能源產品等,共值500億美元。第二輪是美國對中國6,031項商品加徵10%的關稅,商品包括食品、化學製品、鋼鋁產品、貓狗糧、傢具、木製品、汽車輪胎、單車、電視機元件、冰箱等,共值2,000億美元,明年1月關稅率加到25%。此兩輪加徵關稅商品合共2,600億美元,佔中國輸美商品總值的45.6%。
中國的反制關稅在第二輪對美國5,207項商品分四檔實施入口關稅,包括咖啡、木製品及配方奶粉2,493項商品(25%);伏特加、牙膏、草酸等1,078項商品(20%);番茄醬罐頭、矽藻土、人造石墨等974項商品(10%);樟腦油、煙火製品、木醬等662項商品(5%),合共1,100億美元,佔美國入口中國商品總值的71%。
如果美國對中國商品加關稅,不影響中國出口美國的數量,又假設中國不敢加價、不把稅項轉嫁給美國消費者,美國最多能增關稅650億美元。中國的反制關稅措施如果落實,對1,100億美元的美國入口商品徵收5%至25%的關稅,最多增加關稅200億美元,美國淨賺了450億美元,這就是特朗普及美國民間認為中美貿易戰美國「贏梗」的數口。
可是,特朗普為了平息美國農民產品賣不出去的困境,避免失去農民選票,已為農民發放120億美元的救濟金。美國輸華農產品年達200億美元,農民生計受破壞,救濟金不足以使農民繼續經營,後果嚴重。其餘500億美元的稅收,離美國達至平衡2,758億美元的貿易差額還遠呢!可這就是特朗普的所謂「必然勝利」。
中國的反制極為克制,對1,100億美元的美國入口貨徵收5%至25%的關稅,即使貿易數額沒有減少,也只能收取少於200億美元的關稅,只是一個「零頭」。中國的反制舉措並未能制約美國,充其量出出氣而已。
總而言之,中美貿易戰不能扭轉兩國貿易的不平衡,更糟糕的是,可能大大減少兩國的貿易額。根據中國美國商會的調查,當美方第二次向華2,000億美元貨品徵稅時,嚴重受影響的企業將達47%,商會指部分企業或選擇將工廠遷離中國。中國美國商會會長畢艾倫指,即使貿易戰最終迫使在華的美國企業撤離中國,他們只會遷至東南亞等地,因為成本高,不會將工廠搬回美國。結果只會增加廠商的遷移成本,對中國當然不利,但是也不會增加對美國的回流投資。
廠商搬遷,需要調研、安排及適應投資地的法律及管理,不是簡單的搬家,不可一蹴而就。然而這次給特朗普「攪局」,今明兩年中美雙方貿易額萎縮不可避免。對於兩國消費者而言,物價上升無可避免,貿易戰既不能促進國民就業,反而要承受通脹的後果。
(未完,明日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