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琴台客聚】蔡真步堂之命名

2018-10-01

潘國森

先前此間文化界、「寫字界」(作家之謂也)大老岑公(「山今老人」岑逸飛)要筆者到他老人家在電台的「個人意見節目」談談蔡伯勵大師與《通勝》,鄙人與蔡大師無緣識荊,不過術數小常識倒是可以提供一鱗半爪以資助談。此時此地,我們可以說︰「蔡伯勵即是通勝,通勝即是蔡伯勵。」其一枝獨秀若此!「開咪」前問網友希望聽我講些什麼?有人問「通勝」所載每日行事吉凶宜忌的資料是怎樣推算出來?大哉此問!

當日來去匆匆,未可細談,不如借本 欄 補充 一二。先當一下「文 抄 公」,看看蔡大師寫的〈通勝說明〉:

通勝乃俗稱,正名應該是曆書,乃記載年月日時之書,算日月行度所歷,數節氣之道,計朔望早晚,以為一歲之曆。曆書於舊社會最為重視,曩者編纂工作出自欽天監之手,而頒行全國。轉入民國以後,政府雖有出版曆書,但對流年方位吉凶神煞宜忌等項,一概刪除之,使習俗用以研究趨吉避凶者,無所依據。至民間編纂之曆書,依然從俗提供各項資料,因此廣泛為信仰者所採用。

「通勝」這個名稱,實由「通書」改稱。吾粵人嗜賭,日常口語忌諱言「輸」,書輸同音,故改稱為「通勝」。即是要大小通吃而不要通賠之意。坊間「通書」最主要的部分是《黃曆》,因附刊許多日常生活有用的資料,所以又叫通書。廣府俗語編派人不知時勢、不識變通為「一部通書睇到老」,實指《黃曆》部分年年不同,過時的材料無用。例如去年二零一七年丁酉的「通書」,到了今年二零一八戊戌就不能指示年中每日行事的吉凶宜忌。但是曆書以外的部分,則是年年重刊,十年如一日。

老香港一定聽過「黃道吉日」,黃道是我們人在地球觀測天空,看到太陽經行的軌跡。日常行事要擇黃道吉日,就是參考太陽的行度。蔡大師說的「算日月行度」就是 記 錄太陽和月亮在天空運行的實況;「數節氣之道」是計算二十四節氣的月、日、時、分;「計朔望早晚」就是推算月圓月缺,大家都知道夏曆每月十五月圓,初一前後的數天則在晚上看不見月光。

談到蔡大師用的術數法門,可以先從其家學說起。蔡大師的「工作室」叫「蔡真步堂」,顧名思義,必是用「推步法」,而且貨真價實,故名。蔡大師是第三代傳人,其令祖蔡最白先生晚清時曾在欽天監供職。清初欽天監分四科:時憲科負責編曆書;天文科記錄天象,作為星占的材料;刻漏科測量節氣,為祭祀和營造等皇家活動選擇吉日;回回科則研究伊斯蘭曆(俗稱回回曆),後來裁撤。在清末只剩三科。最白先生精曉天文數學,於光緒中葉在廣州開設真步堂擇日館。可見蔡家主要屬於術數家中的選擇家,主要業務為擇日擇時,當然也有旁及其他堪輿術數的諮詢服務。

何謂「推步」?古人認為日月在天上運轉,有如人之行步,可以推算。其實中國占星要推七政四餘。七政是太陽、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四餘是紫氣、月孛、羅睺、計都。

一天談不完,下回分解。 《蔡伯勵與通勝》之一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