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國際 > 正文

港學者大讚 不可能研究變可能

2018-10-03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醫學工程課程總監謝堅文表示,自激光在1970年代發明以後,科研界一直希望提升激光的脈衝,作更廣泛應用,但在80年代激光儀器仍有缺憾,提升功率後便容易損壞,直至有人奇思妙想,將激光引出機器外部,再進行拉長,研究才出現突破,這正是要歸功於得獎人,使「不可能研究變為可能」。謝堅文的研究項目之一,正是利用光鑷發展生物細胞光學成像技術,目標是擺脫一般科研照相機的速度限制。他指出,今次諾獎的有趣之處在於阿什金的研究起初並不是發表於一線權威學術期刊,顯示學問的重要性在於幫助他人,而非建立權威。

香港科技大學物理學系和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杜勝望教授表示,3位獲獎者的研究是科研界重大貢獻,當中阿什金的研究更已是光學的「常識」,與至少兩個諾貝爾獎有密切關係,杜教授正在進行的一個關於「光學追蹤」(optical tracking)的項目,亦是應用其研究,目的在於發掘新的、非自然界存在的原子排序,製作新材料。杜教授並指,可以想像激光為一顆一顆子彈,提高脈衝就如將子彈拉長及注入更多能量,方便切割等應用,開啟其他研究的大門。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