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國際 > 正文

特稿:擴開放續發力 中國新設外企倍增

2018-10-07
■外商上月在福建廈門舉行的投洽會上諮詢。 資料圖片■外商上月在福建廈門舉行的投洽會上諮詢。 資料圖片

「今年我們將在中國新建兩個研發基地,立足中國為全球市場研發產品。」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高樂日前對新華社記者說,「我們看好中國這個市場的潛力和未來」。

像寶馬一樣,打算在中國擴大投資的外資企業正在增多。就在國慶節前一周,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發出了「實施更加積極主動開放戰略」的信號,部署推動外商投資重大項目落地、鼓勵擴大外商投資範圍、大力保護知識產權等一系列開放措施,這無疑將為在華投資的外企帶來利好。

多項開放政策堅定外資信心

今年以來,儘管國際貿易投資環境不確定性增多,但外商對中國投資熱度不減。無論是剛剛在天津舉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還是在廈門舉行的投洽會,抑或是在安徽舉行的中博會上,看好中國發展前景,讚賞中國開放政策,堅定對華投資信心,已成為越來越多與會外資企業的共識。

最新的外商投資數據也折射出中國吸引外資的向好態勢。今年前8個月,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萬多家,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吸收外資額5,604.3億元,同比增長2.3%。其中,美國對華投資同比增長23.6%,「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投資同比增長26.3%。

外商對華投資的信心源於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有着13億多人口的全世界最大消費市場,以及世界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這些無不成為外資企業來華「掘金」的巨大動力。

思愛普(SAP)公司就是這樣一家企業。「在SAP,我們把中國視為第二本土市場。」思愛普首席執行官孟鼎銘表,公司在中國有1.4萬客戶,通過合作,這些客戶產生了9萬億美元的價值,這足以顯示中國經濟的力量和SAP規模。

挑戰把中國推向高質量發展

外商對華投資的信心還源於中國擴大開放的努力--今年以來,中國一系列擴大開放的重磅舉措接連落地:發佈新版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大幅放開22個領域的外商投資市場准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國內外企業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開啟「加速度」的開放舉措給外商投資者吃下「定心丸」。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說,面對新挑戰、新變化,更要將此作為擴大開放、深化改革的契機,把中國經濟真正推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新華社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