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童夢飛翔】善用自攜裝置 學習成效「升呢」

2018-10-19

近日,筆者在網上參閱了一些關於美國機構推行員工「自攜裝置(BYOD)」政策的調查報告,當中提到在北美有一半的機構實行BYOD措施。69%的決策者支持BYOD政策,箇中原因是因為他們相信BYOD減少員工適應不同流動裝置所花的時間,間接提升他們的生產力。

報告指出,受訪員工表示使用自己的流動裝置,有助提高對機構的歸屬感,體現工作與生活平衡,同時亦能刺激創意力等。

然而,在香港的商業環境中,BYOD政策並不盛行,當中牽涉的問題繁複,如保安因素、政策規劃,執行方法等,但亦有不少公司允許員工使用個人流動裝置,如以智能手機處理事務。其實BYOD的發展趨勢,非止於工作上,學校推行BYOD政策亦來勢洶洶。

今年初,教育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簡介透過關愛基金資助清貧中小學生購買流動裝置的項目。不少學校透過這個資助項目,於本學年(2018/19)推展不同程度的「學生自攜裝置」政策,以促進電子學習發展步伐。

政策不但為學生打造了個人化的學習環境,亦可確保學生未來投身職場時,對BYOD具備一定的經驗及掌握。推行BYOD後,教師們可發揮小宇宙,將課堂內容結合電子學習資源及工具,設計創意教學策略,促使學生投入學習。

促進自主學習 培養解難能力

這些策略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繼而進行自主學習,提升學習成效之餘,更可培養他們解難、明辨思維、溝通及協作等21世紀必備的能力。

不少資深教育者分享指,有了自攜裝置,學生的學習態度及成效因而變得不一樣。首先,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明顯提升,以遊戲式的互動教學工具,促使他們積極投入課堂的問答環節。

其次,多元的網上資源及資訊能提升學生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讓學生依據個人興趣,自發地對某個知識領域深入研究及進行資料蒐集,增長知識。

第三,透過學習平台提供的社交媒體功能,學生可在舒適且方便的環境下與同儕進行協作及溝通。

此外,科技能幫助老師們處理學習差異,因應個別學生的需要提供個人化的學習計劃及指示,為他們建立專屬的學習環境,達至「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目標。

面對BYOD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各學校正積極舉辦多項BYOD及創新學習的專業培訓,裝備教師投入21世紀教學之中。家長們也要掌握BYOD對孩子學習帶來的轉變,從而配合學校需要,為孩子提供相應協助,共享BYOD帶來的效益。■香港教育城高級發展經理 洪婉玲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