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備戰心得】背誦數字答案 諧音聯想記憶

2018-10-22

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的試題內容廣泛,為免參賽學生在茫茫知識中「大海撈針」,大會每屆均設參考資料庫稍稍收窄範圍,惟當中仍有逾七百條參考題目需要學生熟讀,難度可想而知。多名參賽者昨日分享備戰心得,有小學生表示經父親「教路」,運用聯想法加深記憶;另有中學生團隊實行分工合作,加上互相問書鞏固記憶,部分知識更能於日常課堂中應用,對自身學生也有幫助。

英華小學六年級生羅進希去年曾在個人賽中勇奪亞軍,今年再進一步接連參加小學組個人及團體兩項賽事。

他表示,自小已看很多歷史漫畫,「好比在三國時代不同人物鬥智鬥力,非常精彩」,漸漸培養出對中史的興趣,因此積極參加比賽。

他又分享自己有一套獨特記憶方法,「在要背誦有關數字的答案時,會利用諧音聯想幫助記憶」,例如參考問題中其中一條:「辛丑條約共有多少項條款?多少個附件?」答案為12條款,19個附件。

「2」普通話諧音記成「兒」

為免單純死背數字產生混亂,進希用「2」的普通話諧音記成「兒」,再進一步聯想為「嬰兒」,形象化地加深記憶。

目前進希在學校的常識課正在學習中華文化單元,他表示比賽中有不少內容均與課堂所學息息相關,所以是次備戰也算是一種備課,學習效果相得益彰。

「上海」「海上」扣一起方便記

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六年級生林子盈昨日跟同學參加團隊賽初賽,她透露自己更喜歡用關聯方法加深記憶,「例如一題問句開首有『上海』二字,而答案是『海上畫派』,於是便可直接將『上海』跟『海上』扣在一起,方便記住。」

她又表示,備試過程有助她增進歷史與地理知識,對日常學習亦有好處。

拔萃女書院中四學生蔡瑞喆在學校網站看到比賽宣傳,自發找來兩位志同道合同學組隊參賽。她除了熟讀參考題目外,亦會主動找更多參考資料,增加勝算。

同時隊員之間會分工合作,每人負責記住各自的參考題目部分,「過去一個月來會互相問書,若有任何幫助到記憶的聯想,則互相提醒」。

雖然如今尚未得知能否晉身決賽,但蔡瑞喆認為比賽過程已很有趣,「來年肯定會繼續捧場」。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