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釋疑慮促長遠土地規劃早落實

2018-10-26

吳子倫 明匯智庫青年研究員 香港青賢智匯成員 城市智庫成員

特首林鄭月娥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最大爭議的部分肯定是「明日大嶼」計劃。政府希望發展大嶼山東部,填海1,700公頃,為香港帶來可居住110萬人的土地。有評論認為有關計劃的造價過高,政府捨易取難。可是筆者對此並不認同。

發展棕地事實上並不容易,棕地的倉庫並不是一時三刻能處理,物流業界表示發展棕地會導致作為倉庫的土地短缺;至於發展生態價值較低的郊野公園邊陲,社會大眾亦大力反對。因此,大眾所提出的方案並非想像中容易落實。

其實大嶼山位置優越,鄰近香港島。倘若日後建造大橋便可在半小時內由東大嶼直達港島西,這樣可以紓緩傳統商業中心中上環的發展壓力,並帶動大嶼山的經濟發展。同時也能建造鐵路連接,讓香港的交通網絡更完善。而且港珠澳大橋通車及機場三跑建成後將會帶動人流,增加對硬件配套的需求,可見大嶼山有必要發展。近日,超強颱風「山竹」帶來的道路破壞及港鐵的故障延誤顯示出香港交通網絡的脆弱。香港機場位處大嶼山,當出現交通事故或天災足以令大嶼山變成「孤島」,大大影響航空交通及貨物運輸。權衡得失,筆者認為「明日大嶼」計劃值得支持。

最近一期居屋申請累計收到破紀錄的25.8萬份申請表,即58人爭一個單位,顯示房屋供求依然處於失衡狀態。香港已經沒有太多空間等待與爭拗,長遠土地發展規劃必須落實。政府必須想辦法如何讓市民釋除疑慮,社會亦應該盡快達成共識,選定可行的土地發展方向,避免房屋問題進一步惡化。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