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政爭暴力為禍 人才卻步流失

2018-11-22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姬文風、李摯)瑞士洛桑管理學院近期公佈《2018年IMD世界人才報告》,顯示香港人才競爭力顯著下跌。多名政界及教育界人士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認為,具國際標準的人才,均會選擇一些政治穩定、和諧,有良好發展機會的地方工作,但近年香港政治爭拗不斷,反對派更不斷跑到海外唱衰香港,製造負面感覺,除令海外人才卻步外,本地精英也會流失,故大家應向「在家中家外放火」的反對派「說不」。

劉兆佳:累本地人才外流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表示,報告提及香港的「人才競爭力」下跌,對香港社會是善意的提醒。他指,近年「佔領」行動、議會拉布等政治鬥爭,使很多政府的政策無法如期推行,不少香港的人才也厭倦這種政治爭拗,希望離開香港,另覓其他地方發展,在此消彼長下,人才競爭力當然受到影響。

湯家驊:內耗加劇趕專才

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直言,政局不穩定是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近年香港太多政治爭拗,包括大型的違法行動,加上個別傳媒和反對派不斷渲染香港自由「倒退」,令國際社會對港評價下跌,對人才流失有一定影響。此外,社會內耗加劇,令希望安定發展的專業人士敬而遠之,而政治爭拗的「後遺症」,也令香港發展停滯不前,故不少專業人士轉向其他地方,尋求更好發展機會。

林健鋒:唱衰香港損競爭

行政會議成員、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表示,反對派在議會內製造矛盾、阻礙施政;在議會外撕裂香港、分化社會,更多次跑到海外唱衰香港,發表與事實不符的言論,導致不少海外人才對來港發展卻步,令香港競爭力受損。

馬逢國: 「車輪」抹黑製亂象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馬逢國認為,導致海外人才不想來港發展有三大因素,分別為生活費過高、香港政治氣氛差和周邊地區更為吸引。他指出,過去一段時間,反對派議員「車輪式」跑到海外「說三道四」,製造很多不正確的假象,令海外人才感到香港社會「一片亂象」,在此情況下,如何吸引人才來港發展。

陳勇促向反對派說不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新社聯會長陳勇指出,具資格的人才,都會選擇穩定、有發展機會的地方,但近年香港社會政治爭拗不斷,除有反對派發起違法「佔領」之外,更有旺角暴亂、「踢喼」等事件。此外,反對派常到海外「抹黑、唱衰」香港,對一些不太了解香港實際情況的海外人士,均產生質疑。他強調,若要重回正軌,應該向這些「在家中家外放火」的反對派「說不」。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