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區學額一度因雙非童的出現而競爭激烈,隨着適齡小一學童人數下降及雙非截龍,多所學校競爭情況均見紓緩。其中,鳳溪第一小學校長朱偉林昨日表示,該校今年平均約3人爭一學位,激烈程度有所緩和;上水惠州公立學校情況相若,校長鄭風指學生即使只獲15分仍有抽籤機會,預計家長獲派心儀學校的機會有所增加。
鳳溪第一小學本年度的自行收生學額共60個。朱偉林指,其中28個為「世襲位」,未有用盡上限。至於本年度的申請情況,該校今年收到180份申請表,較去年少約40份,落差比預期更大,相信與雙非截龍、非龍年效應等因素有關。他預計學位競爭在來年將進一步紓緩,但相信對該校收生影響不大,「會以審慎樂觀態度應對。」
同區的上水惠州公立學校情況相若,校長鄭風表示,該校收到的申請表略減,同時收生分數亦有所下降,如以往20分都需要抽籤,今年則下調至15分。
本身是校友的家長李太昨日到該校查閱結果,喜見女兒以20分成功獲錄取,她表示區內家長群組近日熱烈討論,有家長為加入辦學團體,不惜在惠州置業,令她大感緊張,如今終於放下心頭大石。
家長譚太則未能如願,她原預計在雙非截龍後可令競爭較少,惜有15分的兒子未獲取錄,只能做好「叩門」準備。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