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史上的「一國兩制」

2019-01-19
■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塑像。 作者提供■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塑像。 作者提供

■ 馬佳

1月2日舉行的「《告台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紀念大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題為《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 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而共同奮鬥》重要講話,提出了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等五項主張,被稱為「指引新時代對台工作的綱領性講話,做好新時代對台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這使「九二共識」、「一國兩制」再次受到兩岸同胞、全球華人和世界輿論的高度關注和積極評價。

習近平指出:「一國兩制」在台灣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充分照顧台灣同胞利益和感情。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前提下,和平統一後台灣同胞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台灣同胞的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和平統一是平等協商、共議統一」......此論引發兩岸互動熱議,有識之士「和統」方案迭出。無論可行性、接受度大小,都是軫念社稷、心繫蒼生之舉,這一前所未有的機遇,也考驗兩岸政治人物的智慧。翌日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區前特首梁振英在臉書發文稱:「『一國兩制』的構思是科學的、實踐是成功的,希望台灣民眾能多來香港直接了解香港成功實踐『一國兩制』的現狀。」

顧名思義,「一國兩制」即「一個國家,兩種制度」,這是中國政府為實現國家和平統一提出的基本國策。香港問題、澳門問題和台灣問題都是歷史遺留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實現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願望。鄧小平的表述是:「一國兩制」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台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如今香港、澳門已成功實現「一國兩制」。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是當代中國人民面臨的一項莊嚴而神聖的使命。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政府為之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仍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其實,歷史上也存在類似於「一國兩制」先例。最早推出「一國兩制」的是1,700年前由鮮卑族拓跋部後裔、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71-409年)創立的北魏王朝。北魏曾雄踞華北,出現過「子貴母死」、「皇子弒君」、「皇后出軌」等怪事,而最特別者卻是它推行的「一國兩制」模式:即中原等大部分地區沿襲封建制度,鮮卑族內部則實行奴隸制度。這一「模式」自公元398年拓跋珪稱帝至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改鮮卑為漢姓,歷經北魏六代皇帝,持續了整整一個世紀。

鮮卑族拓跋部原是居住在漠北的遊牧小部落,後取得聯盟世襲大酋長地位。公元338年拓跋什翼犍即代王位,376年前秦滅代絕殺王族,王孫拓跋珪倖免於難。十年後,拓跋珪糾集舊部,復興代國,繼承王位,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後魏。魏滅匈奴獨孤部、後燕。公元398年,拓跋珪於平城(今山西大同)正式稱帝,即魏道武帝,一舉稱雄華北。鼎盛時北魏擁有冀、魯、晉、隴全域和蘇、豫、陝及遼西等部分,統治北方大部分地區。拓跋鮮卑入主中原初期,遠不如其他胡族受漢文化影響之深,所以保留了大量的氏族社會傳統。根據拓跋鮮卑的風俗,拓跋珪登位祭天須與七位功臣「蒙氈團拜」,七功臣代表最早加入聯盟的七個部落,史稱「帝室七族」。七族與拓跋氏構成宗室八姓。這意味茈_魏統治權不歸一姓專有,由八族聯合執政,可以說拓跋珪根據漢魏模式草創的北魏政權乃是「胡風漢俗」。

為維護皇權,必須鞏固以鮮卑諸部為核心的軍事力量,拓跋珪實行了「頒賜群臣將士各有差」政策,按將士戰功大小分享戰利品,這就刺激了鮮卑諸部形成強大的好戰集團。從公元389年到451年,北魏俘虜人口百餘萬,都分給鮮卑諸部各級將士為奴,為其放牧、耕種、造房、雜役等等,所以北魏政權在鮮卑族內部及故土實行的是奴隸制度。另一方面,北魏佔領中原後,拓跋珪意識到無論人口、文化和生產方式,鮮卑族都比漢族落後許多。於是他明智地讓中原地區繼續實行封建制度,任用漢族士人、吸收漢族文化,廣納良策,建立封建政權,擴大屯田、減輕租賦,「計口授田」、「勸課農桑」,遷徙百姓充實京師,繁榮國力。他還推出「離散諸部、分土定居」政策,推動拓跋鮮卑向封建制度進化......直至孝文帝拓跋宏上台後,北魏的「一國兩制」才告終結。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於公元494年遷都洛陽,更全面改革鮮卑習俗,以漢服代替鮮卑服,以漢語取代鮮卑語,改鮮卑姓為漢姓,將自己的拓跋改為「元」。經過這一系列的改革,使北魏逐漸成為一個強盛、統一的封建國家,可以說,「一國兩制」在北魏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另一位實施「一國兩制」的是遼國第二位皇帝、遼太宗耶律德光。耶律德光(902-947年)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次子,公元927年至947年在位。其主要業績是實行「南北兩面官」制度,由此奪取燕雲十六州,使遼國實力大增。

耶律德光24歲當上天下兵馬大元帥,佔領薊北。92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病逝,耶律德光於翌年即位。938年,耶律德光改皇都為上京(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開始改革官制,推行「南、北兩制」,即北部官府以契丹舊制治契丹人,南部官府以漢制治漢人。又整訂賦稅,獎勵耕織,發展生產。公元946年,耶律德光揮師南下,被後晉戰敗於燕長城北(今河北涿州),不久又大勝後晉,一舉攻克汴京(今河南開封),俘虜南朝後晉出帝石重貴(914-974年)。次年改國號契丹為遼,建立中原武裝。因契丹人死傷慘重逐漸厭戰,他又率軍北返。途中在河北欒城病亡,年僅45歲,謚號「孝武惠文皇帝」,葬於懷陵。耶律德光自幼驍勇善戰、屢建奇功,以至引兵南征劫掠燕雲十六州、西征吐谷渾、回鶻,俘虜後晉皇帝,即位後為鞏固朝政、加強防衛而爭霸中原,堪稱遼國歷史上最雄才大略的皇帝。雖然英年早逝,他開啟的政治改革,「官分南北、因俗而治」,可謂開了「一國兩制」先河。直至四百年後朱元璋派兵收回。耶律德光還是史上唯一的「木乃伊皇帝」。倒並非他祈求長生不老、希望屍體不腐,而是他死後遼國太后懿旨「生要見人,死要見屍」,麾下只好將其屍體掏空內臟,用鹽醃製後運回北方,因此他也被稱為「醃肉皇帝」。

當然,北魏拓跋珪和遼代耶律德光推行的「一國兩制」,與我們今天實施的「一國兩制」不可同日而語,但作為存在的史實,也可引以借鑒。聰明的先人尚可如此,我們更應從維護民族大義的立場,完成祖國統一的神聖使命!正所謂--金甌一統乃千秋大業,華夏團圓系百年願景!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