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書若蜉蝣:登東龍島觀賞海崖

2019-01-26

■ 葉 輝

話說東龍洲又名東龍島,在佛堂門以南,古稱南佛堂,西南為南堂海峽(今藍塘海峽);因而得名,北部海峽稱為佛堂門,其後因填海,佛堂門以北的佛堂洲(北佛堂)已與清水灣半島連接為陸地;東龍石刻列為法定古蹟;在1819年的《新安縣志》已有記載,「石壁畫龍,在佛堂門,有龍形刻於石側」。

東龍洲洪聖宮西邊海岸自南宋與清朝曾建有天后廟,南宋時蒲岡村林松堅、林柏堅駕駛艚船出海遇颱風,船毀貨失,兩人力挽船篷,緊抱船上祀祭的林氏大姑神主,漂浮至東龍洲,得以脫險;兩人認為那是神靈保佑,便在南佛堂修建祭祀林氏大姑的神廟,林氏大姑即天后;林松堅之子林道義其後在北佛堂修建神廟。

現存於大廟灣所刻之石碑有云:「考南堂石塔建於大中祥符五年」;另據《新安縣志》卷四「山水略」所記載,「佛堂門在鯉魚門之東南,又曰鐵砧門,旁有巨石,長二丈許,形如鐵砧,潮汐急湍,巨浪滔天,風不順商舶不敢行;其北曰北佛堂,其南曰南佛堂,兩邊皆有天后古廟,北廟創於宋,有石刻碑文數行,字如碗大,歲久漫滅,內咸淳二年四字尚可識;廟右曰碇齒灣,古有稅關,今廢,基址稍存;其南佛堂之山,乃孤島也,康熙年間設砲台一座,以禦海氛」。

東龍洲炮台在東龍洲東北面,俯瞰佛堂門海峽,據《新安縣志》所記載,東龍洲炮台為防禦海盜而於康熙年間(一六六二年至一七二二年)所建;亦有資料記載,炮台為兩廣總督楊琳任內(一七一九年至一七二四年)下令建造;炮台呈長方形,外牆長33.5米,闊22.5米,圍牆高度約為3米,入口設於北牆;炮台有營房十五所及大炮八門;炮台建成後一直駐有守軍,及至十九世紀初,海盜日益猖獗,而炮台位於孤島上,補給與支援困難,遂在一八一零年由九龍炮台所取代;炮台修繕工程於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二年期間進行;修繕時古物古蹟辦事處在義工協助下,在炮台之內部有系統作考古發掘,而出土器物數量甚豐。

且說前赴東龍島之渡輪及街道有二,一為從三家村出發的珊瑚海航運,另一為從西灣河出發的碧海船務,宜選定回程時間,錯過就要流落荒島;東龍島山徑由南堂碼頭連接至營地及東龍炮台,另一由碼頭南下鹿頸灣,發射站有隱密小徑可通營地。

炮台遺址為漁農自然護理署的指定露營地點,南堂尾燈塔在日軍佔港時(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五年)建造,以混凝土建成,牆壁和頂部均厚達1米;燈塔內有一長方形炮房,面積約40平方米,設有半圓形弧形牆壁,上有炮孔;炮台在一九六五年改建為海事處南堂尾燈塔機房,設有電動導航燈、霧笛、後備發電機及配電板。

登島可觀賞無際的海及壯觀的崖,早前有行山者撰寫報告,指海岸遍佈發泡膠碎屑及垃圾,數間士多照常營業,由碼頭通往觀景台、石刻、南堂頂及南堂尾都有塌樹擋路,距今數月,已復修否?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