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幾位朋友分別推薦我去看《綠簿旅友》(Green Book),口碑這麼好的電影,在奧斯卡前哨戰又獲多個獎項,當然是沒有令觀眾失望。步出戲院,雖是喜劇,但內心盛載濃濃的沉重。
影片是六十年代的美國故事,真人真事改編。享負盛名的鋼琴演奏家是個非裔黑人,在紐約大城市尊貴非凡,但他應邀前往美國南方最歧視有色人種的幾個州份演出,在堂皇的演奏場所,高貴的嘉賓被音樂折服,優雅的音樂家受到簇擁;掌聲雷動過後,卻是一片歧視卑微。
演奏家在酒吧被白人圍毆、公路上被無理扣查、只能入住黑人的簡陋酒店;即使在演奏前夕,尊貴的演奏家也被拒使用演奏廳的洗手間,要到外面的茅廁、還被拒絕在演奏酒店享用晚餐;演奏家面對不公平待遇,還是保持優雅,壓抑內心的悲苦和憤怒。最後,為了寶貴尊嚴,他不惜缺場演奏,到了黑人的餐廳用餐。
粗豪的白人保鑣不明所以,問演奏家為何優雅的臉上,總是掛着憂傷,並不快樂;為什麼不在紐約好好享受他的尊榮,明知南方種族歧視還要南下?
演奏家答他,要改變別人的看法,需要前行的勇氣。當年無數前行者的努力,終於改變了黑人的地位,當然今天還未有完全改變。
影片中演奏家經過南方的農地,目睹黑人同胞的艱苦,心潮起伏;農田上的同胞,以疑惑的眼光,打量車上的黑人紳士。同胞的凝望交流,藝術家盛載使命的沉重,演員馬許沙拉艾利有深刻細緻的演繹。
在多個奧斯卡前哨戰,馬許沙拉艾利已得到多個「最佳男配角」獎了,相信離奧斯卡的「最佳男配角」也不遠了。此片,明明是黑人鋼琴家角色為主線,白人保鑣角色為副線,但角逐獎項卻有所對調。看來,黑與白的改變,還有一段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