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夠料做「大腦」 港育灣區才

2019-02-18
■陳偉儀。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陳偉儀。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

專家倡找準創科發展定位 了解各城特色尋合作機會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公佈在即,預料創科發展會是當中的重要部分。中大副校長(策略發展)陳偉儀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大談本港在創科路上的優勢與定位,深信香港具備足夠本錢充當「大腦」,肩負起人才培訓重責,為大灣區培育及供應優秀人才。他並分享自身一大工作目標,正是為大學制定發展策略,並為同事穿針引線,尋求大灣區合作與發展機會。■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

陳偉儀去年獲大學委任為副校長(策略發展),工作包括研究大學在大灣區的發展定位,以及如何參與到「一帶一路」之中,「簡而言之,就是制定發展方向,尋求可行的合作地區、項目等事宜,正是這個新職位的工作重點」。

走訪灣區 制定策略

他表示,人們經常聽到「一帶一路」或「大灣區」等字眼,但當想深一層,真正對有關地區有深入了解的人其實不多,遑論是要掌握各城市之間科研發展特色與狀況。「廣州、佛山、深圳、中山、珠海......如果要講出大灣區城市並非難事,但當問到裡面有哪些科研機構,有什麼值得合作,我都未必能一時三刻講出來。」

他笑言自己這個情況絕非特殊,故首要工作正是要逐一走訪認識,再行考慮下一步工作,希望盡快為大學制定發展策略,與大灣區掛u,更要把這些資源與中大同事分享,促進彼此合作機會。

彈丸之地 人才濟濟

被問到香港在創科的優勢與定位,陳偉儀認同香港要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更應是大灣區的「大腦」。他解釋,國家科研實力雖然強大,但在華南地區而言,強於科研發展的大學其實不算太多。

相比之下,本港一個彈丸之地,已集中多所優秀大學,更有荈W過40位兩院院士,科研力量與人才集中,因此本港是有足夠能力肩負起人才培訓基地的重責,為大灣區培育及供應優秀人才。

另一方面,他亦提到本港具備東西文化匯聚優勢,既可協助海外機構走進內地,亦可在個別情況下獲得較內地更佳的資源,「以生物醫學為例,好比是美國出口的高科技儀器,他們未必容許買進內地,香港則沒有這方面的問題」,而且本港的國際化優勢亦有助將海外人才帶進大灣區,使之與國際進一步接軌。

香港潛力 中央看好

他又提到,國家近期推動多項利好政策與措施,均說明本港科研潛力獲中央看好。好比是中科院去年宣佈兩實驗室落戶香港科學園創新平台,「這是中央看重香港的一個訊息,(落戶)將有助本港吸納國際頂尖人才到來發展,而且兩實驗室本身就是龐大工作市場,有助學生增加就業機會。」

加上國家資金自去年起開始容許「過河」,意味本港可支持更多科學家從事研究工作,面對近年海外科研環境逐漸變差,此消彼長下更顯本港吸引力,相信是大有可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