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新聞鏈接】中大夥高校組聯盟 融三地資源推科研

2019-02-18

基於地理上的便利,大灣區一直是香港高等教育及學術科研的重要合作據點。以中文大學為例,其於灣區的重要發展包括建設中大深圳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等,又成立多個聯合實驗室及研究中心,2016年更聯同其他27所香港、澳門及廣東省高等院校締結「粵港澳高校聯盟」,結合三地的資源創造更多合作機會,融匯區內科研發展和人才培養。

大灣區為香港的大學帶來發展新機遇,區內高等院校加強聯繫、交流和合作,將可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事實上,現時香港各大學與廣東及澳門院校的學術研究合作項目超過330項,佔整體與內地及澳門的合作約四分一,另外亦有6所港校於深圳開設產學研基地或研究院,推動科研技術轉移和商品化。

作為其中一所積極推動大灣區區域合作的大學,中大在2016年與中山大學及澳門大學共同發起成立「粵港澳高校聯盟」,聯盟成員多達28所,包括12所廣東省的大學、9所香港的大學及7所澳門院校,成員院校定期舉行學術活動、組織共同研究團隊、共用教學資源及交流經驗。

深圳設研究院 發展兩地優勢

而樓高9層的中大深圳研究院,以及現有學生逾4,000人的港中大(深圳),亦是中大在灣區的重點合作項目。前者將加強中大與深圳在教育、科研及產業化三方面的合作,帶動兩地優勢的全面發展;後者則是傳統香港中大理念和學術體系的合辦大學,致力為區內及至全國培養人才。

另外,中大與大灣區內的大學及研究夥伴設立了近20個聯合研究單位,涵蓋生物醫學、工程、人文社科等領域,當中與暨南大學合作的再生醫學實驗室,便屬於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而與中山大學合作的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亦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