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人物 > 正文

動漫《衝破天際》衝奧斯卡 張漢德父子檔實現大夢想

2019-02-22
■張少甫(中)與團隊成員Bobby(右)、Andrew合影。■張少甫(中)與團隊成員Bobby(右)、Andrew合影。

2019年中國農曆新年前夕,一個以華裔父子為核心、跨越洛杉磯和武漢的跨國動漫團隊出品的7分40秒動畫獲得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消息迅速瘋傳中國網友的朋友圈,武漢太崆動漫、《衝破天際(one small step)》、璐娜、太空靴成為網友熱議的焦點。21人團隊用一年時間製作一個7分40秒短片,武漢「太崆動漫」董事長張漢德將團隊過去一年的努力定義為「自殺式」行為,不難讓人感受到這部中國元素動漫登上奧斯卡殿堂經歷的艱難險阻,衝破天際是璐娜的夢想,更是這個跨國小團隊的大夢想。■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俞鯤、實習記者 曾媛 武漢報道 圖片由「太崆動漫」提供

己亥年春節太平洋兩端的張漢德、張少甫父子格外忙碌,「能做的盡量去做,美國方面主要是做推廣宣傳的工作,向評委和導演介紹誰是太崆,這是一個怎樣的團隊,《衝破天際》如何誕生......」很明顯,太崆動漫和《衝破天際》需要更多地進入奧斯卡的視野。

屬首部「太崆動漫」作品

《衝破天際》是張少甫回到武漢創辦太崆動漫的首部作品,2016年前他回到武漢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張少甫從小懷着太空夢,就以中國宇航員的英文單詞Taikonaut為公司取名Taiko,武漢創業時因為中文「太空」無法註冊,而定名為太崆動漫,核心團隊決定在第一部電影講述一個想成為宇航員的小女孩的故事。

此後的一年,21人團隊專心雕琢這部7分40秒的短片。「其實一年多的時間已經可以做一部90多分鐘的完整動畫電影」,所以張漢德把「太崆動漫」過去一年的奮鬥定義為「自殺式」行為,業內動漫團隊通常的創業方式要先做項目外包,產生現金流來養活團隊、支付工資,「太崆動漫」的思路則沒有聚焦在掙錢上,而是考慮傾注精力先做一個短篇來展現實力讓荷里活知道,也同時考驗一下團隊的能力,這不是一個慢慢破土而出的成長,《衝破天際》靠中國元素和故事情節傳遞普世價值觀,在奧斯卡舞台上驚艷亮相。

張漢德表示,《衝破天際》講述父親撫育孩子成長的故事,幫助孩子像雄鷹一樣在天空翱翔,這種心靈碰撞可以打動中國和全球觀眾的心。他透露,獲奧斯卡提名後,《衝破天際》聲名鵲起,經過觀眾評選已經入圍全球70多個國際動畫節,獲得27個國際大獎。一部好的動畫作品可以源遠流長,能吸引全世界藝術家和觀眾的目光,雖然有時不能立即產生經濟效益,張漢德表示,太崆動漫不急功近利,而是更追求作品的藝術價值。

物色人才組織團隊

張少甫進入荷里活是因為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學習電影和動漫,又獲得學生奧斯卡獎,他在迪士尼擔任過幾年動畫師,接觸到世界一流動畫團隊,參與過觀眾耳熟能詳的《優獸大都會》、《大英雄聯盟》、《美味盛宴》等知名動漫電影的製作。

在決定創業後,張少甫花費一年多的時間在迪士尼的內部物色人才組織自己的團隊,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Bobby、Andrew、Joy、Jennings等核心團員都是他精挑細選的。張少甫把夢想、機會、未來、新的人生、詳細的創業計劃擺在他們面前,說服他們的邏輯也不複雜。迪士尼人才濟濟,即使熬了很多年也難有出頭之日,未來的幾十年都是同樣的人生,而加入太崆動漫,大家集體創作、貢獻思想和創意,實現自己當導演的夢想,這是人生轉折的重大機遇。個人的氣場和魅力、憨厚腼腆的氣質建立起的信任感,以及在迪士尼內部多個崗位上積累的工作經驗和業績記錄,幫助張少甫說服了他們,核心團隊做出了他們人生的重要抉擇。

張少甫表示,因為「太崆動漫」團隊裡大部分是藝術家,所以提倡參與感,希望有好的想法和點子,當時七八個人每天都聚在一起討論,包括故事的走向和傳達給人的感受,最後的故事裡有導演Bobby生長的單親家庭背景,有張少甫自己的移民背景,也有另一位導演Andrew和父親的關係縮影。他還特別提到,把《衝破天際》帶到彼思做路演那天,學動畫時遇到的一位老師Michal Makarewicz也坐在台下,「上課時他很少誇學生,就算你做得完美,他最高的評價只是:『嗯,這鏡頭不錯』。可是那天,他看完短片後對我說:『這個片子真的很好』。我當時開心極了!」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