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商界讚8措施助港融大局

2019-03-02
■ 香港各商界代表認為,昨日通過的8項政策措施有助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圖為在北京舉行的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會場。■ 香港各商界代表認為,昨日通過的8項政策措施有助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圖為在北京舉行的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會場。

盼三地續磋商 進一步促灣區「四流」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川、子京、鄭治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通過8項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政策措施,香港各商界代表均認為,有關的政策措施有助解決在大灣區內9個內地城市工作的港人所面對的主要問題,為港澳居民到大灣區投資、創業、就業和生活帶來更大的便捷。同時,措施有助香港更快更好地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各商界代表並希望港澳及各內地省市政府繼續磋商,令「港人港稅」措施惠及從事其他行業的港人,鼓勵他們到內地工作,進一步促進大灣區城市間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創會主席蔡冠深昨日表示,港人對韓正副總理在會議中所指出的三個前所未有,認識比任何人更加深刻,更有切身的體會。粵港澳大灣區正處在騰飛前夕,處在可以為中華振奮、為整個東亞以至世界騰飛作出更大貢獻的關鍵時刻。香港一定不能落後形勢,必須把握機遇,創造出香港同胞在中華騰飛過程中的獨特貢獻,新的輝煌。

港居民獲個稅補貼

香港總商會歡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昨日通過的8項新政策措施,認為有助促進區內的人流和貨物流,特別是向香港居民提供個人所得稅補貼,及放寬183天徵稅規定的計算方法,兩者都尤其可取。總商會主席夏雅朗深信,新措施將帶動更強勁的經濟發展,促進人才流動。

總商會總裁袁莎妮則指出,個人所得稅問題一直是企業在內地營商或派遣人才到內地拓展業務時所遇到的障礙,新措施絕對可助釋除僱主和僱員的稅負疑慮,「預料中央政府將陸續出台措施,促進大灣區內的人才、資金和貨物流通,進一步釋放大灣區的潛力。」

經濟民生聯盟認為新的政策措施將為港澳人士到大灣區投資、創業、就業和生活帶來更大的便捷,進一步促進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有助香港更快更好地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經民聯早前提出發展「兩園兩城」的建議,即在粵港澳大灣區打造「香港青年創業園」、「香港創科園」、「香港商業城」和「香港長者生活城」。「經民聯期望特區政府採納更多我們的建議,並在下一階段積極與內地相關部委跟進,盡快爭取可見的成果。」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郭振華直言,由於內地和香港的稅率有很大差距,令不少港人擔心到內地發展,單繳稅都可能令他們得不償失。「新措施有利港人尤其是青年到大灣區工作和交流,為該區的互聯互通邁出重要一步。」工總希望兩地政府繼續磋商,令「港人港稅」措施惠及從事其他行業的港人,鼓勵他們到內地工作。

盼三地資格互認

郭振華並歡迎領導小組優化港珠澳大橋私家車通行安排,及推出打通物流「跨境一鎖計劃」,尤其後者對大灣區物流業進一步發展有非常正面的作用。

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九龍社團聯會理事長王惠貞表示,中央在大灣區內為港澳人士加設特別稅務安排,身為工商界中人,她感到尤其高興,並相信有關措施可大力促進大灣區內的人才交流與流動,從而推動灣區的整體發展。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紡織商會名譽會長顏寶鈴表示,大灣區在稅務方面對港澳人士有特別安排,為港澳專業人士及高端人才投身大灣區建設解決一大憂慮,亦體現了中央實行「一國兩制」、建設大灣區的魄力和決心。她希望,三地可以盡快推動更多專業資格的互認,令人才、資金等要素更自由流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