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聯辦原副主任、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理事長林武近日在全國政協分組討論發言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粵港澳三地居民對大灣區建設充滿期待。林武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要「優先發展民生工程」、「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等一系列建設高品質灣區的願景。「民以食為天」,「三宜」優質生活圈的建設,應首先從與每一位灣區居民日常生活關係最為密切的食品安全抓起,這是一項既「惠商」,更「惠民」且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具有最廣泛的民意支持基礎。
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 助推物流「一地兩檢」
《綱要》提出要「加強食品食用農產品安全合作」。林武認為,由於當前灣區三地無統一的食品安全標準,嚴重影響物流的暢順流通,不利於有效防控和應對食品安全風險,推高了政府食安治理成本。故建議將構建和實施《大灣區食品安全標準體系》作為提升三地市場一體化的突破口,並嘗試實施物流的「一地兩檢」,讓「大灣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灣區城市是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灣區居民對高品質生活有着迫切的需求,具備「在構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加快制度創新和先行先試」的條件。
打造灣區亮麗名片 助力「中國標準」走出去
林武建議,構建和實施《大灣區食品安全標準體系》須對標國際標準,體現新時代的要求,內容包括標準、計量、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及溯源等,配套在灣區內創建具國際一流水準的「大灣區食品安全標準認證認可及檢驗檢測中心」,該中心六親不認,只認標準。再加上以政府超經濟的強制力量實施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食品安全風險監督管理,構建由政府、企業、科研機構、消費者等共同參與信息透明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以此引導灣區食品產業鏈向高端發展、向國際標準看齊,推動供給側的改革,從而助力實現《綱要》提出的「帶動灣區產品、設備、技術、標準、檢驗檢測認證和管理服務走出去」的目標,將灣區食品安全標準和食品作為灣區一張亮麗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