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利義務講解戲帽知識。 受訪者供圖
多年來,「帽子韓」的招牌仍威名赫赫,很多企業找他合作機器量產,但韓小利每次都拒絕了。在他看來,只有經過人手的溫度,和演員融為一體的戲帽才會煥發靈性,這一點,機器永遠做不到。
為人物量身定做 盡量還原歷史
據韓小利介紹,戲帽分為很多種,生旦淨末丑,每一個角色都有不同的特色,有時一部戲就需要不同的戲帽幾十種。特別是一些歷史劇,不是簡單的做一套戲帽。那是要根據不同歷史人物,去查資料,考證歷史,有時甚至要去博物館看看出土文物或者壁畫上的歷史原型,「雖然不可能完美地反映歷史,但我還是希望能做到最接近,盡量還原歷史。」
正是秉持這樣一種理念,韓小利選擇對機器成批壓製說不。「並不是絕對反對機械化,只是戲帽這個行業很特殊。」韓小利表示,演員每個人身材不同,同一個規格的戲帽勢必有些人不太合適,所以就要量身訂做。而且每一頂帽子都有他自己的文化和內涵在裡邊,不可能千篇一律。
韓小利認為,在製作戲帽和使用戲帽的人眼裡,帽子不是貨品,而是藝術品,是戲曲藝術的一部分。「一次成型把幾十種工序都給代替了,這不是創新,這是糟蹋行當,久而久之會對本就不景氣的行業再次帶來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