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今年前5個月外貿「成績單」昨日出爐。儘管遭遇保護主義「逆風」,中國外貿表現依舊穩健。美方一意孤行升級對華經貿摩擦,不僅沒有達到縮小貿易逆差的預期目標,反而促使逆差持續擴大。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莊芮認為,中國對美進出口的降幅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美國市場對中國產品的依賴高於中國市場對美國產品的依賴。「這也表明,美方一再揮舞關稅大棒,實際上完全是發錯了力,無助於解決貿易失衡問題。」
如果把視野放得更寬一些,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美方一意孤行挑起經貿摩擦,沒有達到、也達不到縮小逆差的目的。
美方自身發佈的數據就可作為有力證據。據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網站3月發佈的報告顯示,美國2018年貨物貿易逆差總額為8,913億美元,創下十年來新高。
就在幾天前,中國商務部發佈《關於美國在中美經貿合作中獲益情況的研究報告》,從中美兩國產業競爭力、經濟結構、國際分工、貿易政策、美元貨幣地位五個方面,深入闡述分析了美對華貿易逆差產生的原因。
合作是唯一正確選擇
報告說,美國只有採取宏觀調控政策,量入為出,實現供需平衡,才能從根本上消除貿易逆差。
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也認為,美國貿易逆差並非「平白無故」產生,這實際上反映了美國經濟嚴重的內部失調。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雪松認為,美國單方面挑起並升級經貿摩擦,將加劇美國及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假以時日,對美國經濟的不利影響將從不同側面不斷加大。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正確選擇。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精神,中美最終需要通過對話和磋商來解決分歧與摩擦。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