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書若蜉蝣:大澳.二澳.分流

2019-07-27

■ 葉 輝

話說大澳附近的考古學遺址鹽田遺址,可上溯至石器時代,而可稽考的人類部落歷史則只有三個世紀,傳聞如下:其一、大澳為古時不少走私者與海盜的行動基地;其二、涌口可防禦暴風雨;其三、此地有一個隱藏地方:在大澳附近,分流(汾流)有一要塞,據聞最早建於1729年,用以保衛珠江上的航運;時至今日,走私鎗械、煙草或毒品,以至偷運人蛇進內地。

在宋朝時期,大澳鹽業就發展了;16世紀,佛朗機人(即葡萄牙人)抵達華南沿海,建立葡佔屯門,曾佔領大澳一帶,興建補給據點,其後在屯門一帶為明朝軍隊所擊退,史稱屯門海戰;當時據點,當地居民稱之為番鬼塘(番鬼為粵語,指西洋人),一直留存至今;及至清朝初期,為截斷鄭成功補給,從而實施遷界;復界後30年,即1699年,興建楊侯廟,1713年修建天后廟,而1741年則修建關帝廟。

大嶼山的大澳其實隔鄰尚有二澳;據說二澳原名「義澳」,外人大多以為有「大」必有「二」,遂將此地稱為二澳,較大澳更為偏遠,從大澳步入二澳需要約四十五分鐘步程,不難想像,二澳為何變成荒村?二澳村範圍包括觀賞日落的勝地「煎魚灣」,現時二澳已無人定期居住,僅有農業合作社在此地復耕。

媒體訪問二澳原居民、大澳華商會理事長龔偉興,據他所說道,也曾有外人在「水澇漕」戲水,確有違公德,他從而帶引記者在二澳遊走大半圈,述說一個又一個在二澳流傳的神話與風水故事,想到大嶼山也曾有過半人半魚的「盧亭」傳說。

走進二澳才發現當地真的是好山好水,環山圍抱,位於鳳凰徑第七段之間,行山者若從分流走到大澳,二澳為必經之地;分流一帶曾是清廷的軍事要塞,從現今分流炮台,約略可見當年規模;在二澳可看到不少具規模建築遺蹟,猜想此地當年曾人來人往,儼然小城鎮,盛時二澳約有逾千名村民聚居。探訪已荒廢傾頹的廟宇祠堂,在復耕的稻田旁邊不遠處仍可見到石匾,刻有「武帝神廟」,廟宇建築已然隱沒;遂向曾研究大澳歷史,小時居於大澳的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廖迪生請教二澳盛衰史,他有此說法:「那些經濟及大環境原因,其實也不過為一班讀書人杜撰的東西;地方人士就有神話故事以及風水傳說,其實某程度反映現實,如果那些故事不反映現實,又沒有特別意義的話,就不會流傳;流傳反映地方社會如何回應大環境對他們的影響及壓力,那時村民普遍教育水平不高,於是他們用另一種方式去說鄉村的歷史」。

龔偉興如今居於大澳,他在二澳出生,在上世紀六○年代爆發二澳移民潮,他一家遂移居大澳,除姻親關係之外,大澳不少富有人家俱在二澳租借或擁有土地經營;大澳主要經濟活動為捕魚業,而二澳則以農業為主,如若二澳農作物得剩,則擔去大澳,甚或乘搭油麻地小輪,到西環菜欄售賣。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