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字裡行間】像他這樣的書蠹

2019-11-22
■秋夜讀這書,更覺清涼。作者提供■秋夜讀這書,更覺清涼。作者提供

黃仲鳴

夜漸深,秋意益濃,再不能袒茪W身翻書塗稿了。搬出長袖內衣,看到^上仍擱茼b多個夏夜看完的《書蠹牛津消夏記》(王強著,香港:牛津出版社,二ま一六年)。讀書可消永晝,讀書可以清涼快意;而秋夜看書,更增加一道「氣爽」的味道。快哉!

作者王強,是電影《中國合夥人》三個原型之一。這是我認識這個人的第一印象。後來看了他的《讀書毀了我》,更覺此人之奇異,「讀書」怎會毀了他?但於我而言,如果我不太癡迷於書,不將金錢狂購而釀成居處書災;我相信,這麼多年下來,我已成小富了。

但,買書、看書怎能與「富」扯上?主要是,從中所得的心理滿足,又怎能以金錢來計量?《消夏記》中有篇〈沒了書,我還會是誰?〉不用看內容,單是題目,已令我想爆了腦子,如果我屋中一本書都無,我將會是一個怎樣的人?一個望之面目可憎的人?一個沒有獨立思考、終日營營役役的逐利人?下里巴人?一生早已完結的廢人?王強是書蠹,董橋是書蠹,魯迅是書蠹,唯有書蠹,才能擋住電子時代的攻伐。

俞曉群在序言中劈首就說:

「回望人生,我盡畢生之力,做三十幾年出版,有時夜深人靜,常會思考;這些年忙忙碌碌,我在追求什麼?論權貴,我不肯低就;論學養,我無法高攀;論才智,我沒有揮灑自如的天賦。當朝花落盡、夕拾寂寥的時候,我靠什麼達到心靈的安寧呢?」

做出版,在書堆裡打滾,相信這就是俞曉群「心靈的安寧」,尤其是得到王強書稿的時候。

身為書蠹,或自詡為書蠹,自是每至一處,當然要搜書。〈三藩市獵書留蹤〉、〈香江獵書留蹤〉,〈巴黎獵書留蹤〉這三篇,不可不讀,尤其是香江那一篇。

二ま一五年一月,他在香港搜得高羅佩小說「狄公奇案系列」九部。這九部,應是英文版;此外,他還購得原版和法文版,再到尖沙咀商務印書館,如願買到一套海南出版社二ま一四年九月第五次印刷的八卷本《大唐狄公案》。這套海南版,當年我也購進,對高羅佩筆下的狄仁傑,十分喜歡。對這套書,王強評釋:

「用的雖是原汁原味中國的材料(取自唐宋明清),做出來的卻是色香味俱在的西方大餐。也就是說,它們敘事氛圍是中國古代的,生活場景是中國古代的,呈現方式卻是西化的......」

這「中學為體,西化為用」的敘事手法,才使《狄公》「以西方人絲毫不覺隔閡的『可讀性』流行至今,甚至登堂入室步入西方的大學堂」。對《狄公》的評價和版本,高羅佩之考究和閱讀心得,述之甚詳。對獵到的書,他每夾敘夾議夾評來品嘗一番。他說「吾生也有涯,而書也無涯」,在出版「泥沙」傾瀉下,他唯有「越來越挑剔地選擇與越來越果斷地揚棄」。他這「果斷」,值得我這書蠹學習。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