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兩地產經 > 正文

拼不過拼多多 淘集集瀕倒閉

2019-12-11
近幾年靠着低價團購竄出的淘集集曾被稱為業界黑馬。然而近日,張正平發佈公開信,承認由於資金未能如期到賬,公司接下來將尋求破產清算或破產重組。 淘集集微博圖片近幾年靠着低價團購竄出的淘集集曾被稱為業界黑馬。然而近日,張正平發佈公開信,承認由於資金未能如期到賬,公司接下來將尋求破產清算或破產重組。 淘集集微博圖片

電商燒錢無力為繼 1億用戶也難救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倪夢璟 上海報道)今年「雙11」交易額達到2,684億元人民幣再創新高,然而內地電商的發展前景卻似不盡人意。號稱積累1億用戶的團購類社交電商平台「淘集集」近日發佈公告,稱由於資金未能如期到賬,不得不宣佈淘集集本輪併購重組失敗,公司接下來將尋求破產清算或破產重組。對此,業內人士指出,電商行業的洗牌期已到來,一些中小平台未來將面對更大的競爭壓力。

曾被稱為業界黑馬能夠逆勢增長的淘集集,據公開信息顯示是上海歡獸實業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電商平台,於2018年8月上線,是社交電商APP。根據淘集集大數據顯示,平台上一線城市用戶佔比4.46%,二線城市用戶佔比32.95%,三四線城市及縣鄉村用戶佔比62.68%。而通過「不玩拼團玩紅包」的裂變方式,淘集集迅速擴增用戶規模,上線9個月MAU(月活躍用戶)已超4,000萬。

與「拼多多」用戶高度重合

然而據不少業內人士透露,淘集集與另一平台「拼多多」的用戶高度重合,截至今年6月重合率已高達55.0%,導致競爭力明顯下滑。自10月起,淘集集通過官微宣佈內外部因素等原因,業績受到極大影響,又因將過多時間花費在融資上而錯過自救機會,冀以重組併購方式來解決問題。

此後,公司數次通過官微發佈公司重組併購情況。10月31日,公司稱「10月23日,供應商債權人完成51%債務重組協議簽定;11月19日公告稱「融資重組已進入收尾階段」; 12月3日依然發佈公告,稱公司已與國內大型集團順利簽署股權投資協議,正處於等待打款階段,「我們正努力完成打款所需要的前置條件。」然而到本周一,淘集集官微突然發佈併購重組失敗的消息,並直言「可能是最後一條微博」。

張正平:努力歸還欠款

淘集集CEO張正平亦在官微表示,會積極聯繫供應商代表、大的廣告代理,以債轉股和認購股份的形式將平台所有權轉讓給債權人,所得資金全部用於公司運營,努力再次盤活平台;在以上破產重整方案無法推行的前提下:淘集集將申請破產,他將和團隊通過個人創業,努力歸還欠款,希望大家能夠給予再創業的機會和時間。

據內地媒體報道,有淘集集員工指公司玩弄員工與商家,且有供應商對於淘集集的合夥人模式以及無法還款問題感到不滿。而在上海的淘集集辦公區域早已搬空,只有不少維權者仍逗留。此外有供應商表示不相信公司聲明,對於能夠拿回貨款充滿不確定性。

長期用燒錢換增長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淘集集擅長各種拉新玩法,它主要採用把用戶付款,商家貨款用來投放拉新用戶,不斷引入新商家進入的方式,用燒錢換增長。「在發展期間淘集集靠營銷方式拉新,並沒有完全建立起自己的核心優勢。因此,前期數據增長太快,逐漸用戶留存差,因此當增長無法上升時,加上回款慢,付款方式冗長給商家形成一定壓力,就會產生連鎖反應,這種粗放方式的發展阻礙其進一步發展。」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則認為,拼多多率先上市後可謂「一枝獨秀」、遙遙領先,加上「百億補貼」+「天天領現金」等策略,快速拉高拼購類電商獲客成本。在這種激烈競爭的局面下,中小社交電商自然無以為繼,「叢林法則」導致優勝劣汰。如今,「社交電商紅利已過,進入洗牌期。」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