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專題 > 正文

【訂政策】業界復甦需多方努力

2020-04-22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立法會議員馬逢國■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立法會議員馬逢國

人人都盼望疫情可盡快完結,讓社會可有正常運作,惟在疫情結束後,藝文活動定必迎來井噴期,但本港演出場地是否足夠亦成為問題,就此,馬逢國表示已向政府提出建議,「我亦要求政府在團體競爭租借場地時,應優先租借給因疫情而取消使用活動場地的團體,讓他們可盡快恢復原來計劃的工作。」

馬逢國更表示,不擔心疫情結束後,演出的井噴期因觀眾數量沒增長而影響上座率的問題,「文化藝術是創意行業,行業中任何時候均會存在競爭的狀態,觀眾也不是沒有增長的空間,只是要增加活動的吸引性以吸引觀眾,所以到時候觀眾多了選擇,只會提高對藝術活動內容的要求,這也可令藝術團體更加努力、投放更多創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到最好,甚至這可能會激發起更多新形式的演出。」

建議推行消費券制度

若疫情結束,協助經濟復甦相信是各界首當其衝的任務,馬逢國認為,若業界可以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已經對復甦有很大的幫助,「政府能夠做的工作有限,所以很倚靠民間的力量,當然政府也要做,就好像以前沙士完結後的復甦期,政府也舉行了幾場音樂會,請了國際知名的音樂人表演以吸引遊客。」他又指政府在復甦期時要在宣傳、公關上做得更好,讓大家有願意消費的信心,亦要投放資源去做復甦的活動,這樣才可令市民願意在藝術活動上消費。

「我覺得政府可以增加適量的措施去為復甦鋪路,以作為一個啟動,例如舉行一些提振社會整體精神的活動,以鼓勵消費。」馬逢國又建議設立消費券,讓政府對文化藝術的資助可有新模式--「錢跟人走」,「現有政府的資助模式是資助節目,例如康文署舉行節目,政府資助節目的製作成本,而『錢跟人走』則不一樣,政府給予每個市民若干的文化消費券,讓市民選擇看其喜歡的節目,而藝團則要想辦法吸引觀眾,以賺取他們的錢,從而鼓勵市民參與文化活動。」

中英劇團藝術總監張可堅亦表示支持推行消費券,「現在政府給予港人每人一萬元,若香港經濟一直處於蕭條期,市民也不會願意消費,但有消費券就不同,市民不使用消費券便無法從中獲取政府的資助,所以我相信消費券會增加市民的消費意慾,加上現時香港的戲劇演出也不便宜,若有文化消費券可令市民更有意慾欣賞戲劇。」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